编者按:开卷畅销书排行榜基于开卷“全国图书零售市场观测系统”产生。截至2017年11月,“全国图书零售市场观测系统”采样已经覆盖全国1205个城市3053家书店。开卷每月的畅销书排行榜正是由这些数据整合而成,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连续性和中立性。11月,虚构类、非虚构类畅销榜整体变化不大,少儿类畅销榜上“米小圈”系列占据半壁江山。
注:—表示持平,△表示新增,↑表示上升,↓表示下降。
虚构类排行榜:畅销榜变化不大,刘震云新作上榜
2017年11月,开卷虚构类畅销榜排名情况整体变化不大。前三名《解忧杂货店》《我在未来等你》《摆渡人(2)-重返荒原》与上月持平,其他图书的排名上下浮动都在10个名次以内。此外,本月虚构类畅销榜新上榜的作品共4本,分别是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的《斗罗大陆(第三部)-龙王传说(21)》、长江文艺出版社的《吃瓜时代的儿女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的《人民的名义》以及南海出版公司的《秘密》。其中,《秘密》是东野圭吾经典长篇小说,国内首版时间1998年,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此次上榜的作品是南海出版公司2017年11月推出的新版图书。
此外,《吃瓜时代的儿女们》排在畅销榜第14位,是作家刘震云创作的长篇小说,2017年11月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2016年,刘震云的两部小说《一句顶一万句》和《我不是潘金莲》均被改编为电影,分别由刘雨霖和冯小刚执导,因此2016年被称为“刘震云年”。在新作《吃瓜时代的儿女们》中,刘震云用老辣之笔剖析了“吃瓜时代”的本质:吃瓜群众并不在场,却又无处不在;你无事时他们沉默;你出事时,他们可以在瞬间掀起狂欢的波澜,也许还会决定你的命运。小说20万字,前言19.7万字,写了4个似乎八竿子打不着的故事,但“因果”落在最后3000字的正文里,结构极为新奇。
2017年11月,开卷虚构类新书榜依旧是“百花齐放”,言情小说、玄幻小说、网络烧脑故事集等各种类型的新书都有。其中,烧脑故事集类作品出现了2本,分别是长江出版社的《脑洞W(6)-饿了吗》和《烧脑X(1)-时间的freestyle》,这边2本书都是由烧脑悬疑类短篇故事集结而成,紧跟当下年轻读者的兴趣取向,目的是让人在阅读中体会到刺激、惊险、刷新世界观的感觉,找到打破现有平凡生活的乐趣,为普通且单调的生活,加上一味添加剂。
非虚构类排行榜:党政类读物上新居多,大冰作品排名稳中有升
2017年11月,开卷非虚构类畅销榜总体变化趋稳,5本图书的排名与上月齐平,分别是排在第1位的《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平装)》、排在第2位的《我不》、排在第4位的《未来简史:从智人到智神》和排在第30位的《撒哈拉的故事》。其他图书的排名幅度基本保持在10个名次以内。本月,非虚构畅销榜中新上榜的作品中有3本党政类读物,均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分别为《追问》《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精装)》《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全三册)》。11月正是全民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期,党政类读物上新居多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此外,排在第29位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下)》也是新上榜作品,本书的上册《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上)》于上月上榜,本月排在第26位。
值得一提的是,大冰的系列作品在本月榜单中的排名还是都比较靠前,且大多有了小幅上升:新书《我不》依旧保持第2位的高名次,《好吗好的》本月排在第8位,较上月上升了5个名次;《乖,摸摸头》排在第10位,上升了4个名次;《阿弥陀佛么么哒》排在第11位,上升了7个名次。扎实、高频词的线下营销推广活动是大冰系列作品的畅销强有力助攻。
2017年11月,开卷非虚构类新书榜的榜首作品为红旗出版社的《世界期待一个怎样的中国》,该书可谓是一本应时代之需的作品,纵观全球局势,一方面,美、英、意等西方国家问题频出,“西方之乱”成为世界和平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另一方面,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力量对世界的进步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人类到了一个历史的转折口,《世界期待一个怎样的中国》一书可以帮助读者读懂世界格局的未来演变。
少儿类排行榜:“米小圈”系列排名整体上升,压倒性优势依然突出
2017年11月,开卷少儿类畅销榜中最图书的亮点仍然是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米小圈”系列图书,由上个月的12本增长到本月的15本,新增了《米小圈脑筋急转弯-古堡大冒险》《米小圈上学记-搞笑大王来了》《米小圈上学记-好朋友铁头(低年级注音读物)》3本图书。其余的12本图书,除了排在第8位的《米小圈上学记-我的同桌是卧底》排名较上月没有变化,以及排在第26位的《米小圈上学记-搞笑大王来啦》下降了1个名次外,其余的10本作品排名均上升了。
本月上榜的作品中还有一本《父与子全集》。《父与子》这本长篇连环漫画溢满了漫画家卜劳恩对三岁儿子克里斯蒂安的爱子之情,可以说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亲情漫画,作品中一个个生动幽默的小故事都是来自于漫画家在生活中的真实感受,父与子实际上就是卜劳恩与儿子克里斯蒂安的真实写照。《父与子》早在20 世纪30 年代就传入我国,当时连鲁迅、丰子恺等大家都推崇备至。
2017年11月,开卷少儿类新书榜上专业少儿社和非专业少儿社的图书作品各占一半。上个月,非专业少儿社的图书有4本,而本月就上涨到5本,非专业少儿社的童书实力可见一斑。
(本文编辑:王谊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