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已经做了10年出版,但很多同行还不了解天闻角川。很庆幸,在近期开卷的数据分享里面,有了专门的二次元类别。天闻角川一直以来也致力于推广二次元文化,做动漫、游戏IP图书的引进与出版等工作。
陈霖霏在开卷“X论坛”演讲
近两年大火的动画电影《天气之子》、游戏《明日方舟》等同名IP图书便是由天闻角川出版,其中《明日方舟》同名IP纪念插画集截至去年年底发行14万册,营业收入达到700万元。那么,动漫以及动漫行业是如何跟出版结合的?
新时代的二次元出版公司
天闻角川是2010年成立的一家公司,最初的业务主要是引进发行日本正版的轻小说,是国内首家引进轻小说的出版机构。在日本,轻小说大多会改编成动画作品,如今日本轻小说的动改作品在动画市场占比超过90%。随着轻小说的引进,天闻角川也很快开始推出动漫周边衍生品,在纸媒兴盛的时代,天闻角川也积极创办了杂志,涉及漫画、小说、绘本等内容。
到了2015~2016年网络发展迅猛,进入全媒体时代,天闻角川引入腾讯投资,开始重点关注国内的网络内容产业,如网络文学、网络漫画等等。到2017年底,天闻角川开始做IP的游戏和影视授权,近两三年也开始自制动画短视频,组建了全新的网络漫画创作团队,在业务上开辟了服饰、潮玩、盲盒等模块。2020年年底,天闻角川正式启动了游戏事业板块。
天闻角川的主创人员在内容领域探索多年,对内容的风向和动态会有比较敏锐的触觉,经验所致,也较为熟悉出版行业的流程和玩法,目前出版业务仍为核心和基本盘之一。持续让优质IP创造价值,是天闻角川的初心。历年的出版物中,有国外引进的如《你的名字》《天气之子》,也有国内非常有名的二次元IP,包括《秦时明月》《全职高手》《昨日青空》等等。
《你的名字》漫画1~3册
[日]新海诚/著,[日]琴音兰丸/编绘,黄敏贤/译,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天闻角川,2020年5月
关于动漫产业,依然有很多人理解的就是少儿的、低幼的东西,或者是动画、漫画。但实际上,动画加上游戏,加上小说,以及衍生品,才构成了我们现在所说的ACGN(动画、漫画、游戏和轻小说的合称)。许多公司是围绕ACGN领域开展业务的,服务的用户之前叫二次元,现在叫Z世代,主要是年轻人,也就是95后、00后群体。
动漫产业的规模逐年增长,二次元群体的规模到2020年已经超过4亿人。其中,男性与女性用户基本均衡,女性略多于男性。地域分布主要是一二三四线城市,十几年前,最初做动漫的时候很明显在一线城市才会受到关注,这跟国民经济发展、互联网及智能手机的普及、文化交流活动繁盛与人们对精神消费需求升级都有着密切关系。
多媒体融合模式下的优质内容出版
那么动漫产业是怎么跟出版结合的呢?在产品形态上,天闻角川做出了创新,并总结出了一些经验。
首先要提到一个概念就是“多媒体融合”(Media Mix),这个词上世纪80年代在日本出现,指以多媒体融合的方式呈现同一个内容IP,常见的例如影视、小说、动画、漫画等。各产业在中国发展迅猛日益成熟,而在产业链的贯通上,中国市场还在成长融合。天闻角川有日资背景,成立之初会尝试借鉴与学习日本的做法。
以《刀剑神域》为例,它在中国的销量超过500万册。这部作品最开始是网络连载的轻小说,人气非常高,日本角川将其动画化,目前出到第三季,在国内正版视频网站也可以看到。天闻角川也有代理生产正版周边。在去年《刀剑神域》开发了手游。围绕《刀剑神域》这个IP形成了一个富有活力的内容生态和多元的产业布局,而且每个形态的产品都受到了粉丝的喜爱。
《刀剑神域》奇幻小说系列第1册(新版)
[日]川原砾/著,[日]abec/绘,周庭旭/译,湖南美术出版社 天闻角川,2019年11月
有关多媒体融合的做法,天闻角川有三个典型的案例。第一个是天闻角川的原创IP“画猫”。《画猫》是以憨态可掬的不同猫咪,通过拟人态,去重现中国不同朝代的人物、文化和习俗。天闻角川先后策划出版了梦唐篇、雅宋篇还有归汉篇。值得分享的是《画猫》的衍生产品——盲盒。IP出来之后,天闻角川大胆做了立体化尝试,并获得了不俗的市场反响,单一产品销售额超过500万元。《画猫》也成功输出海外,在日本和韩国出版。
苏徵楼/著,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天闻角川,2018年7月
除此之外,天闻角川也进行了很多异业跨界合作的尝试。如《画猫》与华为手机联合推出的手机主题、与国产护肤品牌谷雨合作的主题礼盒,还有与本宫的茶的主题门店等。《画猫》与《国家宝藏》两个IP跨界合作的一本新书有望在2021年出版。
第二个例子是连载于起点中文网小说《全职高手》,这个作品曾由其他出版社出版过,天闻角川认为这个作品销量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因此在2016年,天闻角川向阅文集团申请了版权授权。同年即修订并出版了珍藏版,在内容层面,特邀了知名画师,绘制封面和角色,并增加剧情插图。运营层面,同期播放的动画热度带动了出版物的销售,图书出版增加了消费者对后面剧情动画化的期待,相辅相成,相互成就。
《全职高手》陆续推出了19本,目前销量接近400万册。IP开发层面,结合动画的播出时间,天闻角川抓住时机配合策划生产了一系列衍生品,也受到了广大粉丝的欢迎。
第三个例子是引进的日本IP《天气之子》,这部动画电影是著名的导演新海诚,继《你的名字》之后创作的又一部动画。此前天闻角川已经出版了许多新海诚的图书,当时,得知光线传媒计划引进这部电影,天闻角川看到了契机:动画的引进必然会是一个巨大的热度和流量风口。于是结合影视宣发节奏,天闻角川在出版营销上打出了一组漂亮的组合拳,出版物的传播声量甚至超过了电影院线。
依赖于经验和成熟的生产线,天闻角川以极高的效率,为《天气之子》IP创造了更高价值。包括电影同名小说,画集、漫画,还有衍生品,包括电子书、有声读物的授权合作。
剧改、漫改、动画化……目前很多优质的内容都源自于文字载体,出版物是他们最基础也是最原始形态之一,逐渐被开发出更多不同的产品形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是目前较为普遍的一个链条。但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全媒体时代,已经把内容产业链的单链,变成了多链互联的生态。
营销运营助力二次元出版
天闻角川的营销模式可以从三个方向探讨。首先,推出什么样的产品?天闻角川有天然热爱动漫的员工,充分理解消费者的偏好,可以与消费者共情,创造出一个个让消费者满意的产品。产品的开发上,天闻角川会优先选择已经影视化、动画化、游戏化,或者是有计划要进行多媒体融合的IP进行出版物开发,保证每部作品的基本盘。
天闻角川也会留意国内外新锐或知名的艺术家们,特别是插画家、漫画家,参照出版物的选题标准,判断题材是否具备开发的潜力和空间。此外,天闻角川还会紧密关注各大视频平台、论坛、网站或业内的新闻动态。
如《Re: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这个作品,在日本连载的时候,人气非常高,所以在公布动画化的计划之后,天闻角川立刻积极沟通引进授权,做出版企划,这也是近两年销量非常好的作品之一。人气手游《明日方舟》,也是天闻角川在很早期,主动出击,进而在恰当的时机推出了同名纪念插画集。
而在消费者沟通上,天闻角川设立了特约店、漫展、读者会等形式。自2010年成立第一次发行产品以来,一直到今天我们还在坚持做的一件事就是特约店。出版第一本书时,我们向所有渠道、销售方,都收取了现款,不做账期。天闻角川在一二线城市,招募了一批大三、大四热爱动漫的学生,委任他们作为当地城市的“城市站长”。然后在当地建立特约店,销售天闻角川的正版图书,不是现在卖综合性书籍的书店,而更类似于学校旁边的一家小书店,或者在某个动漫人群经常去逛的动漫周边店。
以站长和特约店为桥梁,建立每个地方的销售端,这个做法坚持了十年。每个月5号、25号定期出版两批产品上市,像从前的杂志一样,很多书连续推出十几辑。读者会记住这两个时间点,定期到书店拿书。站长每周除了巡站,还会召开读书会,现在还有密室逃脱、角色扮演等形式。再进一步地把销售信息与读者信息反馈给我们,用于产品和服务的改进。
漫展也是天闻角川的营销特色。天闻角川每年大约参加200多场漫展,也就是几乎每两天,在中国某一个角落就有一场漫展,这也是我们链接用户、宣传品牌、凝聚用户群的重要方式之一。密集的漫展让天闻角川得以了解市场、消费者和产品。
当时《天气之子》还开展了线上营销活动,在线上做视频主播的分享,邀请旅日译者,参加线下分享会。我们与长沙地铁合作,把其中一条线路的车厢,打造成“天气之子”主题车厢,粉丝们都去打卡拍照。《天气之子》电影发行方很惊讶,一本书竟然可以做到这么大面积的宣传推广,电影都没有办法做到如此。
《天气之子》小说中文版
[日]新海诚/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天闻角川,2019年10月
最后,粉丝的运营,分为单个IP运营和公司的品牌运营。除了上述的一些例子之外,单个IP还有如《凉宫春日》这个作品,它是一个10年前就大火的IP,当年粉丝非常热情,首发前一天提前24小时到书店排队买书,辗转多个城市去漫展现场购书。去年这部作品的新作在全球同步发售,天闻角川的特约店特别制作了主角的标志性头饰黄丝带作为赠品,限量随书附赠。读者大呼爷青回。
在线下,天闻角川还打造了凉宫主题园区,很多粉丝到线下打卡。这些都是吸纳新粉丝与找回原来粉丝的方式。2020年十岁的天闻角川,创造出了品牌角色天角姬,也是希望可以更好地与消费者建立情感纽带。
近些年,动漫的元素已经非常主流,在各行各业、各个场景里出现,不少品牌也借助动漫的因素跟用户对话,帮品牌出圈。比如餐饮企业活动、品牌的代言人用虚拟形象,以及政府的一些公共事业,都可以看到动漫元素。源于出版,流向出版,用出版物作为增加一个IP价值,用出版物链接用户,让一个IP有更多面的形态,来传递更多元的意义。
(本文编辑:翟子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