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一整年,从年初的《怦然再心动》到年中的《心动的信号》《再见爱人》,再到最近的《半熟恋人》,不完全统计,去年仅国内的恋爱综艺就有大大小小约14档,长短、快慢、新创或续集,花样百出,任君挑选(轮番轰炸)。
恋综里,最不缺的就是各种恋爱小心机,名场面、修罗场轮番上演。每上新一档新节目,就有人直言“学到了学到了!”“太会了太会了!”我们近乎一年365天都在接受来自恋综的“恋爱特训”,真学会的怕是没几个,更多的,只是让节目里的恋爱高手们一时赚足了关注度。
对于谈恋爱,马上要出场的这位王二,可算是此中天才!相比江湖上他的其他同名弟兄,比如那个“黄金时代是21岁,想爱、想吃,想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王二,还有那个“住在地下室,选择寂寞的工程师”王二,这位王二拥有反差萌的傲娇系人设,就是放到恋综里,也是实打实的种子选手,当得起一声“王老师”。
王二,太会了!
从青春懵懂的初恋、干柴烈火的虐恋到执手一生的依恋,全给他王二碰上了。之前大火的成年人恋爱潜规则:变成猫、变成虎、变成被雨淋湿的狗狗,被王二一一实践了一番,任谁也不得不感叹:王二,太会了!
日剧《四重奏》
· 恋爱技能点一:变成惹人怜爱的狗狗
王二找到他的初恋——“姓颜色的大学生”,靠的是嗅觉。她身上有股太妃糖的气味,是王二肩并肩一起奋斗的伙伴。
当时的单纯少年王二一门心思钻进创造发明里,兴奋、专注、斗志昂扬、有使不完的劲儿,竟真造出了一架百发百中的投石机。
为了守护他的投石机,每回王二都和姓颜色的大学生背抵背守夜,结果晚上睡着时是抵着的,早上醒时准是搂在一起。但他们终于还是弄丢了投石机。姓颜色的大学生一直陪着王二,他失魂落魄的样子,让他得到了“小叭狗”的爱称。
在王二的心中,姓颜色的大学生带给他的,是嗅觉和视觉上的双重体验,她是新鲜的花瓣,是大块的cheese,更是灰蒙蒙的树丛里,一个白色的奇迹。
· 恋爱技能点二:从被动到主动,反转的魅力无人能抵
第二段恋情,悄然萌芽于王二成为社畜后。老实人王二阴差阳错地被误解为问题员工,上司×海鹰被派来给他做思想工作,要他交待有无恶劣前科。
汇报交待本应是无聊至极的活动。但王二把他那苦闷的初恋讲述成了一段妙趣横生、充满八卦的回忆,让×海鹰来了兴致,之前的问题员工一转身变成了极具吸引力的适龄青年。王二敏感地识破了×海鹰强硬外壳下的不安内里,化被动为主动,这个原本压他一头的女人最终被他俘获。
王二觉得×海鹰是一颗绿色的生芒果,自己和她不一样,可谁又能管得着两颗怦然的心呢。
· 恋爱技能点三:她在闹,他在笑,不如一起配合着蔫儿坏
第三段恋情里,王二重返校园,化身为呆萌学长。因他无端微笑的毛病而惹得一个乐天派女同学芳心荡漾,对他一阵穷追猛打。一番接触下来,这两个看似不搭界的人,竟然能同频聊天,无缝配合着一起干坏事——在不危害他人的前提下,这种蔫儿坏我愿称之为情趣。
他俩参观卢浮宫,立刻来个说学逗唱,一个敢捧,一个敢接——她说壮汉王二像蒙娜丽莎,王二立刻接:那确实是有点像,甚至打趣起来——这举世闻名的美女微笑,和我上小学时对着女老师露出的笑脸如出一辙,完全不神秘!
王二找到了和他百分百适配的天才老婆,二人一同出国、到处游戏再回国定居,随时随地“坏一坏”。
充满魄力的反转、一点无伤大雅的蔫儿坏、再加点难能可贵的天真,就这样,三位女主人公纷纷坠入王二的情网。
史上最会说情话的王小波塑造的这个王二,看上去着实有些爱情的门道却并非恋爱脑,他的故事,被收录在《革命时期的爱情》里。
王小波出品,虽以“爱情”为名,又怎会仅止于爱情?
比肩希区柯克的悬念,令人心碎的幽默
打开这本小说,你会坠入王小波编织的迷网中。
“谁在豆腐厂的厕所墙上画了那幅裸女画?”——王二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再加上学过画,成了“头号嫌疑人”,场面一度不可收拾。
悬案引发了后续一连串事件,一步步揭开了王二的三段恋情。令人叫绝的是,作者王小波不按常理出牌,借用人称上的“我、王二、他”变换,以不同视角反复回到某个时间点,用三条回环交错的时间线,螺旋式展开叙述。王二的人生轨迹宛如迷宫,我们得闯过一道道关卡才能得见。
在王二的爱情故事之外,在那或直白或打趣的文字背后,王小波对心动和情欲不加掩饰、对一个人不可愚弄的基本尊严,进行了至为纯粹的彰显和思辨。
·人活在世界上,快乐和痛苦本就分不清。所以我只求它货真价实。
·现在我认为,人在无端微笑时,不是百无聊赖,就是痛苦难当。
·因为毕竟还有真的东西,所以活着还是值得的。
·那年头不管你花多么大的精力去干任何事,最后总是没有结果,因为那是只开花不结果的年代。
作为有趣灵魂的资深代表,波式趣味和黑色幽默自然也是《革命时期的爱情》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比如,书里时不时就会冒出一些想入非非的劳什子发明创造:
从菠菜里提取纤维来纳鞋底子;给猪注入花生油和鸡蛋,最好再加点酱油和料酒;用铁粉和卤化物制成可热四十八小时的长筒袜……
除了这些古怪的发明,王小波更随时随地联动文学大咖,进行一些蔫坏儿蔫坏儿的类比:
·厂里有一座高塔,王二就在塔顶的房子里磨豆浆。这叫人想起卡尔维诺的小说《树上的男爵》。
·T.S. 艾略特说:四月是残酷的季节。他说得对。
·我热爱并擅长制造一切投石机械。而且我敬爱的一切先哲——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米开朗琪罗、达· 芬奇——全造过这种东西。
王小波更借王二之口跨洋邀请马尔克斯登场,直言《革命时期的爱情》是对《霍乱时期的爱情》的戏仿——
我最喜欢的作家是马尔克斯。其实也说不上喜欢他的哪部作品,我喜欢的是他创造的句式,比方说——霍乱时期的爱情,简直妙到极处。仿此我们有:革命时期的发明,革命时期的爱情,等等。(楷体部分为摘句)
就这样,王小波给王二、给我们编织了一个暂时的梦境。在这里,王二掌控一切,用游戏和幽默包装起那荒诞的现实;在这里,光荣属于国王,有趣属于我们。
常读常新的独特内核
自一九九四年在《花城》杂志上连载,二十多年过去了,对《革命时期的爱情》的解读仍在继续,从大咖到普通读者,每个人都能在王小波的文字里发现独特的闪光点。
作家止庵:我重读了王小波所有小说,觉得依然光彩夺目。我最喜欢的是《革命时期的爱情》。
北大戴锦华教授:在《革命时期的爱情》中,王小波所揭破的,是历史的秘密与权力运作的游戏规则。
复旦严锋教授:《革命时期的爱情》填补了中国小说缺少思辨的空白。
读者“左右互搏”:被哲学思辨加持过的吐槽,就是天下无敌。
读者“莫可可”:算最别具一格的伤痕文学了吧?让你笑着哭。
正如故事结尾所说:“一切好像是结束了,又仿佛是刚刚开始。”对故事里的王二如此,对阅读王小波来说也是如此。你,要不要跟上?
王小波/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新经典文化 出品,2021年8月
(本文编辑:王怡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