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IP成为文化产业的高频词,人们对IP的定义也从狭义的知识产权泛化为有价值的全产业链开发。实体书店的经营发展也能与IP进行有效连接,为实体书店的发展带来新动力。

实体书店IP化的必要性

随着数字出版和电商平台的发展,读者的阅读和购书方式发生改变,实体书店备受冲击。面对个性化、高品质的读者需求,实体书店应不断探索新的经营模式,将实体书店与主题IP进行融合,这或许是实现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

第一,利于打造鲜明的品牌形象。根据《2019~2020中国实体书店产业报告》,2019年国内实体书店总数超7万家,新开业书店超4000家。实体书店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也造成竞争压力加剧、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因此,实体书店需转变运营理念,朝IP化方向发展。

第二,利于传递独特的品牌价值观。随着社会变化发展,消费者更青睐于个性化、人性化的实体书店。实体书店的运营需从IP化的优质内容建设、主题阅读场景打造、社群互动等方面,传递独特的品牌价值观,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第三,利于完善自身的内容建设。实体书店IP化的发展方式,除了可以为自身打造鲜明的品牌形象,向消费者传递独特的价值观,还可以通过高质量选品、主题活动等完善实体书店的内容建设,而这些正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

中信书店的IP化发展路径

中信书店是中信出版集团旗下的连锁书店品牌。近年来,中信书店采用差异化运营模式,打造了以CITIC Books + Coffee作为第三空间、以线上平台作为第四空间的文化创意平台。以主题化IP内容为书店赋能,打造独特品牌形象。

打造实体书店IP,创造价值认同。中信书店将阅读引入人们的生活场景中,在书店中构建多元文化场景与生活休闲空间。通过多元化业态运营,使多种业态在同一主题下跨界联合。主题化IP内容赋予书店不同呈现形式,例如位于北京世园公园的中信自然主题书店,选品以自然主题为主,也有部分花艺、插画类等书籍。该店还与知名设计品牌联合,引入数百种自然主题的设计产品。此外,书店的建筑设计、室内陈列也都紧紧围绕“自然”二字,店内以白色为主色调,两侧大落地窗外是观景台,模糊了自然空间与阅读空间的边界。

建立线上社群,服务在地文化。中信书店通过建立线上社群,与消费者随时交流,打造长久的联系纽带。其线上社群运营强调以消费者为核心,注重信息分享、个体与群体互动。借助消费者在社交媒体的自传播,扩大书店品牌宣传。

未标题-2.jpg

如中信书店启皓店以“歇山饮”“歇山食”命名店内饮食区域,“歇山堂”和“歇山客座”分别为活动区域与访谈区域。“歇山堂”内定期举办活动,同步开启线上直播。疫情期间,中信书店重点进行线上社群运营。“云聚·歇山堂”作为“歇山堂”系列活动的线上场域,通过在线上举办不同主题的分享活动,邀请嘉宾与读者直播交流,并借助直播助手实现多群转播。

中信书店还将书店影响力辐射至周边区域,服务在地文化。启皓店位于北京第二和第三使馆区腹地,该店结合周边环境及客群特点,积极与在地社群互动,形成文化连接。与多国大使馆合作举办主题交流活动,使书店成为使馆区的文化栖息地。

依托资源,开展全媒体运营。依托中信出版集团的强大资源,中信书店拥有专业选品团队,为书店确定重点推介书籍,并策划主题书展等活动,及时更新书店优质内容。同时,书店还与集团旗下的内容服务商合作,发挥内部协同效应。

此外,中信书店借助中信书院线上有声阅读平台,在主题书店内设置有声阅读空间,通过扫码登录中信书院微信小程序即可播放店内书目音频。同时,中信书店启动全媒体宣传营销模式,在微博、微信、B站等平台开设官方账号,发布书店最新动态、活动等,与消费者互动。

如今,开放的社交平台使读者从被动接收信息转变为主动参与传播信息。例如位于北京经开区的中信书店以科技为主题,店内有AR地球仪、重力笔等高科技产品,消费者通过大众点评、小红书等平台分享入店消费体验,引发更多关注。

实现IP跨界合作。在目标受众一致的基础上,根据书店特性与不同领域且具有商业价值的热门IP跨界合作。例如,中信书店、中信美术馆曾与《纸上景观》IP合作打造面向少儿的“大美宇宙·万物艺术展”。主题展区按照《纸上景观》中的场景设计而成,还设置了供用户互动的地球动物主题工作坊等。这场集立体式美学科普、沉浸式知识场景和交互式学习为一体的艺术展,吸引了不少孩子和家长参观。

中信书店还通过打造主题快闪店与热门IP合作,例如联合刘慈欣的“流浪地球”IP打造“我们身在科幻”主题快闪店,并推出相关周边产品,放大主题IP效应。

实体书店IP化发展

如今,各类个性化书店层出不穷,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与期待。在“IP+技术+资本”的赋能下,实体书店需要洞察消费者需求,找到自身不可替代的价值。

传递独特价值,贴合消费者情感需求。实体书店传递实用价值、功能价值及心理价值。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心理价值的需求增强。独特心理价值的传递包括两方面:一是通过场景塑造向消费者传递独特且契合自身调性的价值观、生活观。如今的实体书店已从单一的书籍售卖空间发展为复合型“内容场”,店内书籍、文创周边、空间陈设等都是传递给消费者的价值内容。中信书店在店内设置情绪花园气味展台,引导消费者关注自身情绪变化;根据早、中、晚不同时间场景和天气,设计符合书店调性的音乐等。二是实体书店在内容输出中使消费者获得情感共鸣。中信书店曾开展“遇见一家书店”系列故事有奖征集活动,引导消费者分享在书店发生过的难忘故事,激发其情感共鸣。

加强社群运营,聚合读者粉丝群体。具有创造IP内容功能的实体书店能通过长期产出优质内容,组织活动,聚集读者并形成社群矩阵。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展社群规模。中信书店曾策划“七夕”特别活动,邀请中国台湾诗人林婉瑜到“云聚·歇山堂”分享日常,以音频形式与社群读者互动,活动结束后还鼓励读者“写一首诗送给爱情”。这样的活动形式可以提高社群活跃度,增加读者的参与感与归属感。

运用新媒体传播,助力IP跨界营销。书店在IP转化发展过程中需借助新媒体平台加强品牌传播,将营销宣传有效植入受众的生活场景和行动范围。疫情期间,中信书店通过淘宝直播平台开展“云逛书店”活动,以直播、短视频等方式向观众展示书店的专业选品,并开展花艺、手账等教学活动。

此外,还可以结合热点话题,打破受众圈层,借势推广书店品牌。例如,2020年综艺节目《乐队的夏天》成为热点话题后,中信书店在B站等视频平台推送与乐队相关的科普视频,讲解相关摇滚明星成长史,推荐音乐主题书单,并附上购买链接。

总之,在探索实体书店IP化发展过程中,应以建立差异化的书店IP形象为目标,以打造主题场景及相匹配的主题内容为基础,以新媒体作为传播渠道,发挥消费者的内容反馈及传播作用,传递独特价值观,与更多读者建立联系。

*本文转载自《出版广角》2020年第22期,总第376期

(本文编辑:周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