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好玩的书,孩子肯定会喜欢!”
“这形象黑黢黢的,故事又碎片化,读者肯定接受不了!”
时间倒回2016年,逻辑游戏绘本“一古拉的岔路口冒险”系列在选题立项的阶段曾产生过这样意见两极分化的讨论。
在“做”与“不做”摇摆之际,同事提出了一个建议:
“我们不如让孩子来试一试吧,毕竟他们才是第一读者。”
于是我们忐忑地拿着样稿,找到同事家的小朋友去做试读。与大人们的将信将疑相反,每一个参与试读的孩子,都不由自主地哈哈大笑起来。因为这些反馈,让我们充满笃定和信心,“这书一定要做”。
以读者体验为本位,是心喜阅出品的一贯标准。也是从“一古拉”这个项目开始,在选题策划阶段寻找适龄的儿童进行试读,收集试读反馈,甚至联动读者群众投票书名或封面设计,渐渐成为了心喜阅做书的常规操作。
3~6岁孩子心中的“天菜”游戏书,上新就登顶
“一古拉”的故事完全由孩子主导,通过巧妙的岔路口游戏设置,全套书5册绘本,共有290条道路任由孩子选择。小手指在动,大脑在飞快转,被称为“逻辑游戏类绘本的天花板”。
自2018年中文版上市以来,这套被称为“黑黢黢”的“一古拉”绘本,历经4年耕耘,从父母们的难以理解到全家总动员陪孩子疯狂“二创”,全系列已累计加印了22次。
今年5月,《一古拉的岔路口冒险》系列第5册新书在当当首发上市,上市当日17个公号首发联合推荐导流,一举斩获站内三大榜单:童书畅销榜Top1、童书新书榜Top1、思维启蒙童书榜Top1。
上市4年期间,在各大平台获得大J小D、丹妈读童书、毛爸聊玩具、满满的小书、香蕉妈妈等垂类达人联合推荐。打开小红书,搜索“一古拉”,就可以看到2万+篇笔记推荐。
江湖传闻:“一古拉是3岁绕不过的坎”,只要孩子遇见了就能抢走近期爱读的C位。在“小红书”上逛一逛,就能看到超多妈妈给它打上“费妈”“上瘾”“超好玩”的标签。游戏绘本有很多,这套书到底做对了什么?
“黑黢黢”的一古拉,刻进DNA里的“脑洞”基因
当你看着这个黑黢黢的形象时,大概想不到,最开始的一古拉并不是出现在书里面,而是出现在日本的一款糖果外包装盒上。
2007年,为纪念明治骰子焦糖诞生80周年,日本著名的广告设计师、日本儿童教育电视台NHK的儿童节目“毕达哥拉斯的装置”策划者佐藤雅彦先生率领他组建的创意团队幼发拉底,专门为这款糖果设计了骰子包装盒。
这款“混搭动物”骰子焦糖的包装盒有3种颜色,每种颜色的盒面上,都有4种不同动物的半个身体,一共12种动物,当把两个盒子上下叠加旋转时,可以组合出144种不一样的动物。
明治骰子焦糖这款充满新鲜感的包装,有趣的动物组合游戏,一下子吸引了大小消费者。据说,这款新包装上市的3个月内,明治骰子焦糖的销售量达到了原来的1.5倍。
因为明治骰子焦糖,一古拉这个形象在孩子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09年,幼发拉底创意团队开始在日本报纸《朝日小学生新闻》中连载四格漫画,并创作出版了《一古拉的岔路口冒险》系列的第一本书《午饭吃什么》。
由于直接参与设计《毕达哥拉斯装置》等科学教育节目的经历,这个年轻又脑洞大开的团队正在探索一种新型的绘本阅读方式,他们最初的想法是创作一个“能让读者参与,并且感到很有趣的作品”。
然而,绘本作为一种阅读的媒介,创作出来后就是静止不动的,怎样才能让作为读者的孩子也能读出属于自己的故事呢?假如,是用孩子自己选择的方式呢?
就这样,《一古拉的岔路口冒险》系列的结构雏形就形成了——用会分岔的道路,把每一页连接起来,然后用手指沿着道路前进就能到达终点。有时候,终点只有一个目标,有时候有四个目标,但是不管孩子在岔路口上怎么选择,都会遇到不同的故事,这样,正确的道路就不止一条,而且怎么选择都不会有错。通过这种自主选择道路的方式,孩子既是阅读这套书的主角,同时又是故事的创作者。
结果,第一本《午饭吃什么》出版后,不仅征服了孩子,还征服了父母和各大书店。时至今日,“一古拉”系列销量已经高达100万册,版权售出到法国、意大利等多个国家。
从没见过的绘本形式?!中文版引进更像是一次押宝行动
正如文章开头所提的那样,关于这套书的引进是充满“矛盾”的。
矛盾在于故事塑造的一古拉性格非常鲜明而且幽默,再加上日本的销量数据加持,我们信心满满;但又担心这套书的有趣和好玩,中国读者到底能不能理解?
书里面的动物奇奇怪怪,里面全是现实世界里不可能出现的动物——以主人公一古拉为例,是海豚的上半身和鼹鼠的下半身混搭而成的,日语中的いぐら甚至是一个在日语词典里也找不到的词,它取了いるか(海豚)的前半部分和もぐら(鼹鼠)的后半部分组合而成的词。
道路选择的阅读方式也前所未有,如果孩子和父母不能理解道路选择的意义,阅读的体验就会变得很跳跃,这个书读起来就会有点不知道在讲什么了,图书出版以后很可能收到的反馈是“读不懂”“不知道在讲什么”“孩子不感兴趣”……
好在一番纠结过后,孩子们的试读反馈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编辑部达成一致意见:孩子自己做主,自己创造故事的结局,这件事情简直太酷太过瘾了!这套奇奇怪怪又可可爱爱的书,一定要出!
强化“用小手指阅读”的阅读方式,变成标志性动作
对于家庭来说,3~6岁是一个亲子共读的阶段,阅读模式也是以“父母讲、孩子听”为主。《一古拉的岔路口冒险》打破了常规的阅读模式,把故事的发展选择权交给了孩子们。
在策划和宣传中,我们一直在强化“用小手指选择道路”这个动作,让它变成了这套书所独有的沉浸式阅读方式。每个故事中,一古拉都会遇到许多岔路口。往左边?往右边?往上边?往下边?“小手指”让孩子也变成故事中的一个角色,跟着主人公一古拉去冒险。道路怎么走,完全由孩子自己决定,每一段路的冒险体验都不相同。
在每个故事中,当孩子在阅读时遇到岔路口,都会看到醒目的阅读提示“选一条喜欢的路,用小手指跟着走”。
在图书的腰封上,我们也强化了“手指”的标志,鼓励孩子“大脑快速转起来,手指跟着动起来!”
那么,通过手指阅读和道路选择,孩子们可以得到非常丰富的阅读体验。以《午饭吃什么》这个故事为例,根据数学的组合排列,假如一古拉遇到了4个岔路口,每个岔路口有3条路,那么,孩子就可以走出3*3*3*3=81种不同的冒险旅程,一个简单的故事,通过“孩子自己选择道路说故事”的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孩子在这样的阅读中的参与感和自由度。
图书出版后,在所有的宣传推广,包括编辑的阅读分享中,强化“用小手指选择道路”。另外,各个平台、自媒体的玩法宣传中,也用“绘本版手游”来强化“用小手指阅读”这种特别的阅读方式。
这样,在孩子的阅读以及达人们的推广传播中,《一古拉的岔路口冒险》的亲子共读就会形成一个标志性的动作,只要提到用“小手指阅读”,孩子们会很自然地想起“一古拉”。
而在创作团队幼发拉底后续的作品中,我们将继续强化“用小手指阅读”的阅读方式。在今年秋季即将上市的《阿贝贝的编程冒险》中,孩子们可以继续用小手指跟着主人公去体验历险故事,完成编程闯关游戏,而且,玩法更丰富,逻辑思维的锻炼也将进一步升级。
“为周边而激情下单”,附加品助力渠道营销
以黑黢黢的“一古拉”为代表的混搭family已经成为3~6岁孩子们心中创意无限的最佳玩伴:最好的朋友章鱼鸦、爱美的一古拉妈妈、耐心的一古拉爸爸……144个混搭小动物,每读一遍都有新惊喜。
读完故事,孩子们还和妈妈一起DIY,手偶、迷宫、便当、树屋、Cosplay……玩法层出不穷,花样之多让人惊叹。看到读者们将创意脑洞转变为实物,自制出那么多新奇好玩的“一古拉”周边,也是常常让编辑感到惊喜的地方。
而在中文版图书的策划过程中,出于对这套书的喜爱,编辑和设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于只是把原版的图书照搬翻译成中文版,大家的感受和读者一样跃跃欲试,要把“脑洞大开”的创意加码。
于是围绕图书的故事内容与特点,我们陆续为一古拉系列研发了3种附加品——一古拉混搭动物全家福海报、一古拉创意贴纸和一古拉棋盘游戏。
基于两种动物的上半身和下半身组合这样的特点,幼发拉底在创作之初,选取了12种动物进行组合,从而创造了拥有144个成员的混搭家族。
我们把这144个混搭家族成员集合起来,制作成全家福海报,从而丰富了故事内容,孩子们不仅可以阅读故事、选择道路,还可以跟父母玩猜一猜游戏——这个混搭动物是什么跟什么的组合。当孩子玩过以后,还可以自行选择别的动物,创作属于自己的混搭动物。
一古拉创意贴纸和一古拉棋盘游戏更是受到读者们的喜爱,让孩子们除了阅读故事,体验更多的创意和游戏乐趣,甚至不少读者在后台给我们留言,希望能单独买到这些创意品。
结合产品特性去打造新的阅读场景,是心喜阅作为出版方能够为一套好书做的最实在的事情,也希望更多小读者能够通过心喜阅的原创策划,感受到好书的魅力。
*本文作者为心喜阅童书绘本馆主编
(本文编辑:白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