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出版基金是当前中国出版业中影响最大的国家级文化基金,是出版单位打造原创精品、培育专业人才的重要推动力量。本文对2013~2022年国家出版基金所支持的少儿类图书项目进行分析,梳理选题特点,总结经验方法,期望对出版单位少儿类图书的资金申请、精品出版有所帮助。 

国家出版基金少儿类图书项目概况

截至2022年,国家出版基金共资助年度项目6800多项,扶植了大批代表中国出版整体发展水准的精品力作。作为主要构成中国图书市场的少儿图书,每年纳入国家出版基金的数量却屈指可数,占比也非常低。不过,在国家出版基金申请通过率整体提高的趋势下,少儿类图书入围项目的数量也实现了增长。笔者对十年来入围出版基金的少儿图书项目的数据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在2017年之前,少儿类图书立项的项目仅有几个;到了2018年,少儿类图书立项项目开始大幅上涨,达到15个;2019年,在746个国家出版基金的总体资助项目中,少儿类图书项目增至30个,创下了少儿类图书列入出版基金项目的历史新高。

少儿类图书项目入选出版基金项目的趋势稳步向好,主要有三点原因。第一,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为响应党的号召,2018年国家出版基金的申报立项数量和计划拨款额度大幅增加,特别是主题出版项目数量增长明显,项目资助比重超过47%,为历年新高。少儿类图书在主题出版方面有很好的切入点,因此具有一定申报优势。其次,自2019年起,已纳入国家重点出版规划的出版项目均可优先申报,许多纳入国家重点规划项目的少儿类图书选题,成功入选出版基金项目。最后,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原创文学作品的政策扶持力度,推动了原创文学作品的蓬勃发展,大型集中整理类出版项目逐步缩减,中小型原创出版项目比重得以逐步提高,基金资助结构也更加优化,这是少儿类原创项目很好的发展机会。

少儿类图书成功入选的特征

研究从2013~2022年国家出版基金少儿类图书扶持项目的选题类型与发行方向中可看出,列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少儿类图书既有宣传先锋人物的主题出版类读物,也有展现现当代原创小说和童话的文学类读物,以及反映当前中国最新科技成就、传播中国现代文明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科普类读物等,主题种类丰富多元,具体呈现如下特征:

首先是鲜明的导向性。出版基金扶持项目中,体现时代主旋律和时代特色的少儿类主题图书的入选比率近年来大幅上升。这充分展现了国家出版基金体现国家意志、符合国家需要、代表国家水平的宗旨。

其次是选题开发的延续性。出版基金每年有20%左右的资金支持项目为丛书类,有一些具有承继性的丛书类出版项目分批得到了国家出版基金的经费扶持。这反映了出版基金致力于打造出在文化层面具备传承价值的图书精品。因此,出版单位在选题策划伊始就需要做好后续开发的布局工作,申报的项目要具备一定规模且是可以延续开发的板块。

再次是注重选题的理论性。出版基金设立之初的重要原则之一便是重点资助具备重大思想价值、集学术之大成的大型理论丛书。出版基金项目积极应对当下儿童文学市场繁荣发展背景下的童书创作、出版、批评、儿童阅读推广等领域缺乏价值评价标准的困境,为各界价值评价提供科学实用的批评标准和理论方法,对于营造健康有序的儿童文学学术氛围,以高尚的儿童文艺引领社会风尚,发挥理论引领作用。

最后是关注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性。从2013年开始,少数民族少儿类出版项目大幅增加,在维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推动少数民族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出版基金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视,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出版单位夯实资源优势,同时也说明少儿民族文化类项目还有开发重大选题的广阔空间。

少儿类图书项目申报存在的问题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评审,以严格遵循“自愿申请、公平竞争、专家评审、择优立项”的原则为基础,申报单位要将选题置于全国500多个出版单位的领域,杜绝重复出版,避免出现如下问题:

申报选题缺乏时代特点,时效性不强。基金项目具有“重大性、公益性、精品性、传承性和创新性”的特点,但有些出版单位对此认识还不够深入,少儿类出版单位申报的选题容易出现站位不高、时效性差的问题,或者不具有反映时代特点、与时俱进的选题策划能的能力,不能紧密贴合基金扶持方向。

申报的选题超出自身执行能力,出版周期难以保证。一些出版单位在申报选题时,尽管可以准确把握申请原则与作品定位,提交了契合申报范围的选题,但也有在申报材料中夸大成分多、费用虚高,或在选题实施的具体过程中无法推进的问题。

申报选题内容陈旧,不具有创新性和突破性。项目内容严格要求代表国家水准,具备突破性和创造性。对文献资料集成、个人文集类专项资助收紧,坚持支持对学科发展具有创新和引领作用的高质量项目。

疏漏细节、项目材料填报不符合要求。出版基金项目从申报到立项,要经过多个环节把关筛选,需要重视的细节问题不少。各出版单位要研读申报要求,填报材料注重细节,选择成熟度高、符合条件的项目进行申报。

少儿类图书项目申报的策略

出版单位需要实事求是挖掘优质资源、未雨绸缪储备精品选题、精益求精强化选题质量,才能提高项目申报的成功率。

立足本社优势。在绝大多数出版社都推出童书的大环境下,各出版社所申报的少儿类图书项目极易重叠,因此申报选题时必须根据出版单位实际情况,体现特点、凸显优势。此外,还可以持续加强本单位在该领域的资源与定位,产生良好的品牌聚集效应;同时,体现本领域、本地区、本行业、本民族的创新价值,能够凸显该出版社优势的项目,入选的概率更高。

关注国家发展战略规划,锻造主题出版精品读物。主题出版绝不能“旧瓶装新酒”反复提报,而是要紧密结合时代特征,对内容进行系统归纳和整体创作。出版单位需要重点把控项目的内容时效性和申报时效性,把握资助方向,提前谋划储备。主题出版项目对时间要求非常高,在申报前,要认真策划、长期积累、提早准备。

利用融媒体提升图书价值,创新出版形式。出版行业践行融合出版理念,站在数字出版科技的最前沿,引进融媒科技,着力促进传统出版物和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相比其他童书,由于少儿科普类图书有着大量使用新媒体科学技术的优势,所以出版单位更需要关注新媒体科学技术的使用与认知表现形式的变革,为少年读者量身定做兼具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的出版产品。

提升项目质量,注重作者团队和编辑团队。高品质作家资源和高品质编辑团队是精品出版的前提。针对数量庞大的少儿类图书,挑选专业水平权威、行业知名度较大的作家或成立相对专门的编委会,将为项目建设打下坚实基石。

(本文编辑:周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