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29日,《纽约时报》2022年度十大好书名单正式出炉,评选对象为在美发行的英文著作。依照惯例,虚构作品和非虚构作品各占一半席位。
虚构类作品分别是:珍妮弗·伊根(Jennifer Egan)的《糖果屋》(The Candy House),书名“糖果屋”取自对诱惑的反复隐喻。书中讲述了科技巨擘布顿花费十年打造出了一个无意识平台,它可以让人造访自己拥有过的记忆,还能让人分享记忆以及交换探视他人的记忆。
克莱尔-露易丝·班尼特(Claire-Louise Bennett)的《19号收银台》(Checkout 19)讲述了在伦敦郊外的一个工人阶级小镇,一位年轻女子的故事。这也是班尼特继《池塘》(Pond)之后的第二部作品。
芭芭拉·金索尔弗(BarbaraKingsolver)的《恶魔铜头蛇》(Demon Copperhead)、纳姆瓦利·塞尔佩尔(Namwali Serpell)的《皱纹》(The Furrows)和埃尔南·迪亚斯(Hernan Diaz)的《真相》(Trust)也都分别在榜。
非虚构作品有:《广袤的世界:动物感知如何揭示我们周围的隐蔽领域》(An Immense World:How Animal Senses Reveal the Hidden Realms Around Us),作者埃德·杨(Ed Yong)是《大西洋月刊》的撰稿人,曾获2021年普利策解释性报道奖。
许华(Hua Hsu)的《忠于自我:一部回忆录》(Stay True: A Memoir)、雷切尔·阿维夫(Rachel Aviv)的《陌生的自己:不安的心灵和造就我们的故事》(Strangers to Ourselves Unsettled Minds and the Stories That Make Us)、琳达·维拉罗萨(Linda Villarosa)的《肤色背后:美国种族主义之殇》(Under the Skin:The Hidden Toll of Racism on American Lives and on the Health of Our Nation)和芬坦·奥图尔(Fintan O’toole)的《我们对自己一无所知:一部现代爱尔兰的个人历史》(We Don’t Know Ourselves:A Personal History of Modern Ireland)也入选了。
(本文编辑:徐永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