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轩老师的长篇新作《石榴船》是一部回望水乡童年、寄寓教育理想的现实之作。这个故事在曹老师心中磨了30多年,等到时机成熟才动笔。30多年的构思、推演、牵挂、积累,50多载的创作经验,让《石榴船》的写作变得流畅自然。因此,当我们收到《石榴船》的文稿时,它已经是完成度相当高的作品了。不过,精益求精永远是我们不变的追求,锦上添花才是对佳作最有价值的激赏。从社领导到编辑团队、审读、印制、宣发各部门,都铆足了劲儿,丝毫不敢松懈。

15-2.jpg

除了常规的三审、三校流程外,社里还特别邀请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资深出版人、一线名编辑、资优老校对书稿进行方方面面的精细审读,一条条意见、一个个疑问、一处处修改,全方位助力这部精品日臻完善。美术编辑也在收到成熟文稿的第一时间邀约南京艺术学院插画系教授姚红及其团队进行试画,沟通插图细节和装帧设计,一遍遍地雕琢封面细节。为了使用更好的轻质纸,印务部跟同期参加纸张订购的出版单位打响了“抢纸大战”,最终帮《石榴船》争取到了纹理细腻、触感顺滑、更柔和护眼的内文纸张。

编辑团队和宣发团队更是提早规划、协作配合,预热、铺货、各类推广工作有条不紊地全面展开。策划宣传视频时,我们没有局限于图书本身的资料,而是基于编辑过程中无数次的精读深读,加以提炼整合,从三个层次诠释“石榴船”这个意象,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书名的象征意味。

时值寒假,集团的小朗读者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我们约请获奖同学为《石榴船》作声音演绎,精选精彩段落进行单人朗读、亲子分角色朗读。约请一线名师和阅读推广人带领学生做试读分享,从撰写读后感、续写故事、改写情节,到绘制插图和思维导图、录制朗读及阅读感悟的音视频、与《草房子》的对比阅读等,全方位多角度地把曹老师的作品读精、读细、读深、读活。在筹备新书首发式时,我们邀约儿童文学评论界、创作界及教育界人士试读作品,正如我们所预期的,他们基于个人阅读体验、职业习惯和生活阅历,从多角度对作品进行了既深情又理性的阐释,让编辑们也时时有知己之感或慨然之悟。他们的精彩点评被推荐给各类报刊,制作成分享视频等,有节奏地投放到“苏少童书”等视频号,使作品受到了持续的关注。

一本给人慰藉和希望的好书,上市只是它生命的新起点,我们还有很多构想正在付诸行动。当一个编辑团队遇到一本好书,不仅仅满足于把它编辑出版,更全心全意地盼望着更多人能领略它的美好与精彩,让这个故事走进更多读者心里,让这艘承运文明种子、满载生活理想的船行驶得更久远。

(本文编辑:周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