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浙少社建社40周年。作为一家专业少儿社,在浙江这片“勇立潮头”的土壤上,浙少社一直关注市场,植根市场,在深入研判市场变化的基础上,通过产品结构升级、营销发行路径优化、深化推进出版“走出去”、探索融合发展等,持续提升市场影响力和品牌影响力。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 邵若愚
浙少社社长邵若愚表示,市场多变、渠道多元是当前各行各业都回避不了的发展现状。面对疫情三年来艰巨的市场困境和挑战,特别是刚刚过去的2022年,浙少社立足实际,审视剖析,大力实施精品战略,狠抓少儿原创出版,积极调整转型、更换赛道;同时,一直在摸索新媒体融合时代实现高速高效发展的营销转型之道和克服市场大变局中各种痛点难点的解决方案。
邵若愚以《潮起钱塘 不惑前行》为题,在浙少社40周年社庆之际发表感言,全面总结回顾了浙少社40年来的发展历程,并对浙少社的未来之路做出规划。
潮起钱塘 不惑前行——浙少社社庆40周年感言
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
今天,我们致敬40年。
致敬40年,我们步履不辍
40年前三月的江南想必也是草长莺飞,正是万物萌发、生机无限的季节。细数这一路的轨迹,由1983年杭州的武林路,到体育场路,到天目山路,再到2023拔地而起即将乔迁的环城北路的数字出版印刷大楼,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也记录着光阴的故事。书香的传承,就在这其中逐渐生长繁盛。
忆旧追昔,那个时代的出版,有着令人怀念的从容和尊严,更留下许多传奇的编辑部故事和傲人的发行部业绩。当初建社的旧址已经成为杭州武林商圈里最流光溢彩的繁华地段,再难寻觅旧时踪影,一如这个南方城市在改革开放后的华丽蜕变,唯有武林遗韵,言说着书业发展的变迁。
一代代人老去,一代代人又成长起来。我们感恩每一位浙少人的付出。步履不停,光阴难留,在前仆后继中,早期擘画的蓝图在一点点实现,低调务实的浙江精神是刻在骨子里的调性。
致敬40年,我们心怀热爱
40年弹指一挥。时代在变,环境在变,唯有热爱不变。我们深知,能赢得读者和市场的持续认可,靠的就是行稳致远、真抓实干,坚定不移地走原创精品高质量发展之路。
我们坚持专业立社,聚资源出精品,激发原创内驱力;坚持守正创新,严管理重质量,提升原创执行力;坚持扬长补短,调结构促均衡,增强原创聚合力;坚持纸数互动,抓融合布新局,推进原创生命力;坚持精准营销,抓市场促销售,保证原创竞争力;坚持国际视野,走出去抓拓展,实现原创影响力。
我们见证了自2003年起在全国少儿图书市场占有率第一的高光时段,这一时段持续了14年。浙少社借助多年的积累和行业的机遇,进入了自身发展的快车道,零教材教辅、80%原创、亿元增速、现象级畅销书,成为浙少社身上的标签,被誉为“中国少儿出版的一面旗帜”,也曾赢得“全中国每卖出十本童书,就有一本来自浙少社”的业界美誉。
回顾这些年的市场引领,荣耀在心,使命在肩,感念所有作者的倾力相助,感谢市场渠道的互相成就,感恩天时地利人和的共同缔造。
时势造英雄,砥砺谋新篇。比起曾经的盛名和光环,如今,我们更爱你不惧岁月、勇毅前行、重新出发的姿态。
浙少社30周年社庆合影
致敬40年,我们上下求索
征途漫漫,求索朝夕不倦。
多年来,我们积极借船出海,探索海外收购境外出版的新模式,实现了优质童书出版资源走向世界;我们积极讲好中国故事,让更多名家精品通过全球多语种登上世界舞台;我们积极开辟营销发行新赛道,构建线上线下双循环渠道新格局;我们积极守护原创文学传统优势,优化产品板块结构,着力双效转型新动能;我们积极探索融合发展,以数字赋能尝试跨介质融合出版产品,推进少儿出版数字化转型;我们积极拥抱直播短视频,组建自己年轻的自播新媒体团队……
近年来,市场多变,渠道多元,业态转型,赛道更迭,我们面临着最为艰巨的市场困境和发展挑战。从来没有什么捷径,唯其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因为“浙江精神”就是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我们必须奋发自强,凝心聚力,笃行不怠,积极调整转型,积极摸索高速高效发展的营销转型之道和克服市场大变局中各种痛点难点的解决方案。
身处巨变,适者生存。在变与不变之间,我们处变不惊。好书是我们沉静的坚守,品质是我们恒久的追求。我们相信,书的能量足以温暖一座城市,抚慰一颗心灵,陪伴一段成长。
所有过往,皆为序章。站在40周年的时间节点上,不惑之年的浙少社面临新的挑战,也迎来了新的机遇——重塑、重构、重建。阳春三月,一切将是更欣欣然的激情和梦想。浙少社将继续深耕主题出版,铸造原创儿童文学品牌,重塑质量发展新路径;将继续守正创新,提升品牌出版原创能力与核心竞争力,重构内容生产新赛道;将继续坚持品牌引领和市场引领,完善线上线下双循环营销模式,重建市场竞争新优势。
迈入不惑之年的浙少社将保持信心与定力,中流击水,奋楫笃行;雄关漫道,迈步重跃。
祝福你,40岁的浙少社,我们正青春。
祝愿你,40岁的浙少社,明天更美好。
——邵若愚
站在建社40周年的时间节点上,今天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和出版业的深刻变革,浙少社的市场化之路将怎样走得更加稳健多彩?
产品结构优化,着力培育转型新动能
40年来,浙少社一直是原创儿童文学精品的出版重镇,《没头脑和不高兴》《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品藏书系》《装在口袋里的爸爸》等都是陪伴几代小读者成长的优质读物。
《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品藏书系》
《装在口袋里的爸爸》
2022年,浙少社牢牢树立品牌意识,进一步夯实和维护名家资源,不断推出畅销作家、当代名家以及青年作家的精品力作,搭建腰部作家产品线,全力培育文学类畅销新品,努力打造中国原创儿童文学出版高地。《没头脑和不高兴》(注音版)截至目前印数已超过800万册。沈石溪长篇新作《海豚之歌》上市第2个月就实现了重印,印数累计10万册。
《没头脑和不高兴》(注音版)
《海豚之歌》
在不断扩大原创儿童文学产品规模的同时,浙少社也看到了童书市场的结构性变化:少儿绘本、少儿科普等细分品类的码洋比重不断提高,“双减”政策后大文教板块蕴藏着极强的发展潜力。于是,不断优化产品布局成为浙少社近年来谋求高质量发展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总编辑 吴颖
浙少社总编辑吴颖介绍说,2022年,浙少社在低幼绘本、知识科普、少儿科幻、大文教、期刊等板块持续发力,进一步丰富腰部产品阵容。如原创科普产品线的重点品“科学原来这样学”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增补项目;2021年4月在大文教领域推出的《作文敲敲门》,通过社群、团购预热,30多个渠道持续推进,截至目前累计印量达92万册,码洋超4200万元(该书系热销背后的故事请戳);《幼儿智力世界》入选2022年“我是期刊领读者”优秀期刊Top60名单,《幼儿故事大王》入选BIBF“2022精品期刊展”。
《作文敲敲门》
最近几年,少儿主题出版成为颇受重视的细分板块,涌现出一批“双效”俱佳的精品力作。浙少社充分发挥原创儿童文学的资源禀赋和少儿出版“以小见大”的特色优势,围绕主题主线,推出了《中国有了一条船》《我们的队歌》《列车开往乞力马扎罗》《乌兰牧骑的孩子》(该书出版背后的故事请戳)《中华文化传承之匠心•工匠的故事》等,社会效益成绩斐然。
《中国有了一条船》
《我们的队歌》《列车开往乞力马扎罗》
《乌兰牧骑的孩子》《中华文化传承之匠心•工匠的故事》
在日前闭幕的第35届北京图书订货会上,浙少社还重磅发布了《国之脊梁——中国院士的科学人生百年》一书。邵若愚表示,青少年需要榜样楷模的故事来滋养精神,需要时代先锋的事迹来激励斗志,弘扬科学家精神是国家发展和时代的需要,是出版人的担当与使命,也是浙少社义不容辞的责任。
发行体系嬗变,构建线上线下销售新格局
作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专业少儿出版社,浙少社的渠道推广和营销创新一直在业内有口皆碑。这些年,图书营销发行领域的变化可谓“一天一个样”,尤其是疫情以来,实体渠道持续式微,新媒体渠道整体规模不大但增长幅度可观。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副社长沈伟忠(左)、《出版商务周报》总经理盛娟(右)在刚刚结束的2023年华东少儿出版联合体营销峰会
2022年是浙少社新媒体渠道拓展爬坡过坎的一年。年初,浙少社副社长沈伟忠提出,新媒体渠道开拓实施“百花齐放”策略,鼓励大家积极拥抱新业务,抓住一切机会开拓新市场,特别要重视出版社自营渠道及市场代理渠道并重并行。
可以说,疫情发生以来,浙少社的新媒体渠道业务迈出了从0到1的第一步。一方面,积极运营各平台的自营店铺,更好地建立起出版社的私域流量。浙少社市场营销中心主任冷雁介绍说,目前,浙少社在抖店、快手、微店、有赞、小红书、天猫旗舰店、东京POP店等平台都开通了自营店铺。
另一方面,通过布局短视频营销,与王芳等达人合作直播带货,开拓销售新机会,助力打造爆款新品。如新版《蔡志忠给孩子的国学经典漫画》(17册)通过抖音头部达人、腰部达人及社群团购等渠道循序渐进地推广,首发2个月累计加印2万套,码洋突破1300万元;与微信公众号达人“大J小D”合作的《我们的经济世界》《原来,中国画这么有趣!》2022年7月首发,5天售出1万套。
《蔡志忠给孩子的国学经典漫画》
《我们的经济世界》
《原来,中国画这么有趣!》
从2021年开始,浙少社在继续外联达人的同时,开启了品牌自播模式。抖音直播间双11当天进行专场直播,11位编辑、营销轮番上阵担任主播,重推11套图书,送出111波福利,累计上万人收看,订单数超1000单,不仅拓展了自播业务,也锻炼了一支“谈得了项目、做得了营销、上得了直播”的编辑队伍。
讲好中国故事,走出国际传播新路径
多年来,浙少社充分利用自身的作品优势、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有重点地做好出版“走出去”,已先后向海外输出了近千种图书版权。其中,47种入选“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43种入选“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59种入选“丝路书香工程”,3种入选“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
然而,要提升版权输出的数量和质量,单单依靠版权贸易的形式很难实现质的飞跃。于是,浙少社将视野拓展至海外资本化运作。浙少社于2016年收购位于悉尼的澳大利亚新前沿出版社、2017年在英国伦敦新建新前沿(欧洲)出版公司,通过资本“走出去”、国内外团队联动,初步建成地跨亚欧澳三个大洲的国际出版平台。
2015年北京图书博览会,浙少社全资收购澳大利亚新前沿出版社签约现场
为推动海外子公司业务深度有序发展,浙少社逐渐建立起一套“出版业务互通,国际化经营管理”的跨国管理新模式,对海外子公司实行“本土化”战略。收购工作完成后,出版社保持其原有的品牌独立性和运行的国际化。浙少社充分尊重其专业背景,保留其原有雇员,在选题策划、编辑制作和营销发行环节鼓励其进一步发挥自主性,创新思路、开拓视野。
有了澳大利亚新前沿出版社和新前沿(欧洲)出版公司这两个面向国际童书市场的窗口,浙少社能够直接发掘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快速实现部分适合国际市场的优质童书在海内外同步上市。可以做到一本图书至少在中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四国同步出版,中英两种语言同步发行,多国同步销售版权和实体书。用市场化的方式,让更多表达中国元素、中国内涵、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优秀童书直接进入海外英语国家的销售渠道,实现出版的国际生产链建设,实现优质IP的国际化全方位立体化打造,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
至今,浙少社海外出版单位共出版图书907种,已完成国际同步出版项目10种,另有14种正在编审过程中。出版的多种图书获得澳大利亚及英国的国家级、州级奖项47次。实现纸质书版权贸易241种、数字版权交易24种,涵盖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浙少社用资本“走出去”结合产品“走出去”,打造优质童书,讲好中国故事,带领中国文化“走进去”。
探索融合发展,推进少儿出版数字化转型
随着科技创新的持续深入推进,文化生产方式和传播手段逐步呈现出“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趋势。近年来,不少出版社以数字赋能作为开展出版工作的抓手,在融合发展方面成效初显。
自2019年成立数融事业部以后,浙少社大力推进数字化变革,做实新兴融合出版。2022年,浙少社数字出版营收持续高速增长。浙少社集聚顶流内容,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策划跨介质融合出版产品,包括且不限于音视频、电子书、搭载智能硬件的交互式图书、课程等数字产品的开发与运营。如,2022年9月上线的《装在口袋里的爸爸》精品有声剧,上线2个月,播放量超1000万,在喜马拉雅儿童新品榜排名第一。
与此同时,浙少社还积极开拓数字业务新的融合点,浙少社的自有平台“浙里听听”数字童书馆,也是创新驱动发展、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阵地与孵化器。从内容到技术再到平台,浙少社持续探索少儿出版数字化转型,可谓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道路。
近几年,多个数字产品获得国家级重点奖项,其中,连续两次入选中宣部“全国有声读物精品出版工程”,1次入选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2022年数字阅读推荐作品”;浙少社喜马拉雅音频号、蜻蜓FM音频号入选“大众喜爱的阅读新媒体号”。
所有过往,皆为序章。邵若愚表示,站在40周年的时间节点,浙少社2023年的工作目标可以用“重塑”“重构”“重建”三个关键词来概括。
在坚守专业出版方面,浙少社将深耕主题出版,铸造原创儿童文学品牌,重塑质量发展新路径;在选题结构方面,浙少社将守正创新,提升品牌出版原创能力与核心竞争力,重构内容生产新赛道;在渠道布局方面,浙少社将坚持品牌引领和市场引领,完善线上线下双循环营销模式,加大拓展新渠道的同时做好实体渠道的下沉,重建市场竞争新优势。
迈入不惑之年的浙少社将保持信心与定力,踔厉奋发开新篇,勇毅前行再出发。
(本文编辑:白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