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国家新闻出版署开展图书“质量管理2023”专项工作

4月13日,为推动图书出版质量进一步提高,国家新闻出版署就开展图书“质量管理2023”专项工作发布通知。将重点对2022年以来出版的图书进行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检查,加大对封面、插图、图文匹配等的检查力度。检查出版单位执行选题论证、三审三校、责任设计编辑和设计方案三级审核等制度的情况。

2023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评审结果公示

4月17日,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公示2023年度国家出版基金拟资助项目名单。山东画报出版社《咱们的新时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理解中国道路丛书》等517个图书项目进入公示名单。

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2023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

4月21日,国家新闻出版署组织制定了《2023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

2023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2022年度“中国好书”、2022年度“农民喜爱的百种图书”将自动列入《推荐目录》。通知就加强农家书屋出版物配备工作提出四项要求:第一,提升政治站位,发挥主题出版引领作用;第二,切实提升质量,严格执行国家工作标准;第三,满足群众需求,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第四,规范采购行为,强化补充工作监督指导。

中宣部办公厅、文旅部办公厅发文:推动实体书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4月27日,中央宣传部办公厅、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推动实体书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通知》。

《通知》提出,支持各地将实体书店提供的常态化公共文化服务纳入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性目录或具体购买目录,重点扶持一批在全民阅读领域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品牌实体书店做优做强。支持各地将符合条件的实体书店与县级图书馆总分馆体系相连接,为实体书店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推动实体书店阅读资源与总分馆体系实现通借通还。支持有实力的实体书店为各级公共图书馆提供馆配服务,鼓励实体书店入驻公共文化机构,等等。

国家新闻出版署通报“质量管理2022”编校质量不合格图书

国家新闻出版署日前发布关于“质量管理2022”编校质量不合格图书的通报。按照图书“质量管理2022”专项工作部署,国家新闻出版署重点对2021年以来出版的社科、文艺、少儿、教辅和科普等类别图书进行编校质量检查,共组织抽查102家出版单位的306种图书。经审核,认定其中64种图书差错率超过万分之一。

根据《出版管理条例》第六十七条和《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第十六条、第十七条规定,国家新闻出版署将依法对相关出版单位进行处罚。相关出版单位要对差错率在万分之一以上万分之五以下的图书,自检查结果公布之日起30天内全部收回,改正重印后可以继续发行;对差错率在万分之五以上的图书,自检查结果公布之日起30天内全部收回。

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和丝路书香工程2023年度项目申报启动

按照《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管理办法》《丝路书香工程管理暂行办法》,国家新闻出版署继续组织实施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和丝路书香工程,以书为媒,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不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申报范围明确,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支持国内出版单位向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输出经典作品,向国际一流出版机构输出版权,立项语种以英语为主。丝路书香工程支持国内出版单位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输出中国优秀图书,向国际知名出版机构输出版权,立项语种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主要语种。两个工程申报单位须与国外出版机构签订版权输出或合作出版合同并在三年内完成翻译出版工作。申报截止时间为2023年4月28日。

行业盛会

第29届BIBF定档6月15~18日

4月6日,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办公室发布通知,第29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将首次落户国家会议中心(北京市朝阳区天辰东路7号),于6月15日至18日举办。

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办公室表示,将全力以赴呈现一场高品质的文化盛会,第二十九届图博会将为广大国内外展商带来全新体验。

第六届“华东九美”出版社社长年会举行

4月7~10日,由福建美术出版社承办的第六届“华东九美”出版社社长年会在福建霞浦举行。

新时代美术出版如何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会议聚焦美术出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推进作用、数字经济创新赋能下的图书出版与营销、做强“华东九美”品牌影响力等议题展开讨论。

站在新时代、新征程的起点上,“华东九美”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高质量的艺术出版精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逐渐形成华东美术出版新优势。此次社长年会,“华东九美”出版社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共同分析行业动态、研判行业发展动向、探索未来发展路径,同心携手在未来的美术图书市场擘画新蓝图并开拓更广阔、更具价值的空间。

“南方童书阅读联盟”成立

4月8~9日,南方七省(区)专业少儿社首届社长会在武汉召开。来自接力出版社、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晨光出版社、新世纪出版社、海燕出版社和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的7位社长聚首江城,共话少儿出版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3北京书市于4月14日开幕

2023北京书市以“书香京城·悦读春天”为主题,于4月14日开幕。本届北京书市以朝阳公园为主展场,全市“16+1”区、北京图书大厦等四大书城、京东等三大线上平台同步开启分展场,展期11天,集中开展以促进全民阅读为主题的精彩文化活动,引领“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社会风尚,助力建设书香京城。

本届北京书市由北京市委宣传部主办、北京发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办。据活动主办方负责人介绍,2023北京书市在书市展陈、阅读推广、媒体宣传上全方位讴歌新时代、唱响主旋律。同时,围绕“助发展、惠民生、促消费”主旨,搭建品牌性文化活动平台,突出紧扣主题、聚焦主业、惠民利民、注重创新的特色亮点,在展场面积、参展品种、展商数量上都有大幅提升。

第42届华东地区教育出版社年会举行

4月19~20日,第42届华东地区教育出版社年会暨课后服务课程建设研讨会在安徽黟县召开。此次会议由安徽教育出版社主办,来自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等全国24家出版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

年会的主题是“高质量出版·高质量合作·高质量服务”。围绕这一主题,参会代表分别就“出版业如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用高质量发展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形势下教育出版社如何强化教材教辅内容导向和审美取向的把关职责”“‘ 双减’政策下教育出版面临怎样的形势,有哪些可供借鉴的应对策略”等具体议题展开充分研讨,并着重对课后服务课程建设情况及如何加强资源共享和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营造浓厚阅读氛围

4月23~25日,在浙江杭州举办的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以“深化全民阅读 建设书香中国”为主题,通过主分论坛、展览展示、阅读推广、主题发布等30余项活动,聚合多方资源、搭建权威平台,梳理成效经验、探讨思路举措,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大会期间举办的10余场论坛,围绕主题阅读、数字阅读、阅读权益、阅读与城市、阅读与乡村振兴等话题,面向青少年、老年人、家庭亲子、特殊群体等不同读者人群,开展研讨交流,议题广泛,内容多元。

第四届图画书时代奖颁奖典礼暨主题论坛在合肥举办

4月26日,由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图画书创作研究中心主办的第四届图画书时代奖颁奖典礼暨主题论坛在合肥举行。第四届图画书时代奖共诞生了1项金奖和5项银奖。

图片

行业数据

一季度图书零售市场数据:实体店渠道同比下降31.67%

2023年第一季度图书零售市场较2022年同期同比下降了6.55%,和2022年全年相比降幅收窄。

从不同渠道零售图书市场看,实体店渠道零售图书市场同比下降了31.67%。和2019年同期相比,同比下降超过60%,实体店零售形势依然比较严峻。网店渠道整体今年第一季度同比小幅下降了0.75%,和2019年同期相比实现了正向增长。疫情这三年,线上新的渠道快速崛起,折扣依然是助其实现快速增长的利器,受此影响,大众的购书习惯进一步向线上转移。从网店细分渠道来看,平台电商同比下降了13.42%,垂直及其他电商下降5.34%,短视频电商依然保持正增长,同比上升65.07%。

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阅读综合阅读呈现九大特点

4月23日,第20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在浙江杭州召开的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主论坛上发布。这是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自1999年起组织实施的第20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

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1.8%,较2021年的81.6%提升了0.2个百分点。其中,我国城镇居民的图书阅读率为68.6%,高于2021年的68.5%;农村居民的图书阅读率为50.2%,高于2021年的50.0%。

《2022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营收463.52亿,60岁以上人群占比增长超一倍

4月24日上午,以“数创未来 智享阅读”为主题的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数字阅读分论坛在杭州举办。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张毅君在会上发布并解读《2022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

报告指出,2022年度我国数字阅读呈现优质内容供给持续扩大,数字文化消费渐成主流;多媒体助力阅读场景化,产业链上下游深度融合;多种盈利模式齐头并进,市场发展空间稳步释放;“走出去”战略进一步深化,内容深度开发成为主流的特征。

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数字阅读市场总体营收规模为463.52亿元,同比增长11.50%。大众阅读、有声阅读、专业阅读三大细分市场份额基本稳定,大众阅读依然占据主流。

从营收类型来看,订阅营收225.89亿元、版权营收97.41亿元、广告及其他营收140.22亿元,订阅营收占比逐年降低,版权和广告营收逐渐成为推动产业规模发展的动力源。

榜单奖项

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评奖结果正式公布

4月24日,中国出版协会发出《关于公布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评奖结果的通知》,正式公布了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评奖结果。《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传播通考丛书》等100种图书荣获图书奖,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七一勋章”颁授仪式·文艺演出《伟大征程》等30种音像电子出版物荣获音像电子出版物奖,《构建全媒体出版格局的发展策略研究》等30篇论文荣获出版科研论文奖。此外,99种图书、80种音像电子出版物荣获提名奖。

2022年度中国好书发布

4月24日,2022年度中国好书出炉!有2种年度荣誉图书、40种入选图书和20种入围图书。入选图书包括主题出版7种、人文社科8种、文学艺术10种、科普生活5种、少儿图书10种。

图片

河北人民出版社《从历史深处走来:马克思主义哲学谈话录》、商务印书馆《红色气质》、中共党史出版社《红色宝藏: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精品文物故事》等入选2022年度中国好书。

第十八届文津图书奖获奖图书及推荐图书书单发布

“4•23世界读书日”,第十八届文津图书奖如约而至,为所有的爱书人献上一份年度优选书单。

旨在为读者评选好书的文津图书奖创设至今,已经评出获奖图书211种、推荐图书799种。第十八届文津图书奖历时近五个月的推荐、讨论与评审,最终有19种获奖图书(社科类8种、科普类6种、少儿类5种)以及38种推荐图书(社科类14种、科普类12种、少儿类12种)从近2000种新书中脱颖而出!

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华文明五千年》、湖南文艺出版社《书籍秘史》、中信出版集团《中国人的音乐》等获得本届文津图书奖。

渠道资讯

五大图书零售平台发表联合倡议

日前,文轩网、凤凰新华书店、当当网、京东图书、博库网就行业竞争、全民阅读、盗版乱价等方面发表联合倡议:第一,呼吁维护良好经营环境,抵制不当、恶意竞争;第二,共同推进全民阅读,打破品价壁垒;第三,打击、抵制盗版乱象,加强图书版权保护力度。

京东《2023线上图书消费观察》:00后忙读书考研、90后忙育儿和赚钱

4月20日,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2023线上图书消费观察》,销售数据及调研情况显示:网购书籍中,教辅书和童书销量最高;医学、绘画、电子与通信专业书销量增长最快;女性比男性更爱买书;未婚用户买书拼事业,已婚用户买书拼教育;00后忙读书考研、90后忙育儿和赚钱;城乡人均购书量落差大。

这10本书过去一年国民购买最多,当当网发布《2023国民阅读洞察》

4月20日,当当网发布《2023国民阅读洞察》。该报告通过对过去一年国民图书消费数量及品类的趋势分析,洞察国民精神食粮的“口味”。

同期,当当网发布国民阅读10大场景、2022国民购买最多的10本书、2022年国民购买最多的10本新书(出版时间为2022年)、影视剧热播带动图书消费榜、2022年国民图书消费经济榜、管理榜、社会科学榜等多个榜单,描绘国民阅读风向标,助力“书香中国”,并呼吁全民抵制盗版,齐力推动图书行业健康发展。

北京首家句象书店开业

4月28日,学大教育集团旗下“句象书店”北京首店正式开业。学大教育集团文化空间事业部总经理肖涧表示,提到,“句象书店”将努力为周边群众带来良好的阅读条件与环境,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吸引更多的家庭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养成阅读习惯,提升知识文化素养。

图片

荣会非遗书店开张营业

日前,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大唐高新技术创业园的荣会非遗书店正式开张营业,将非遗读书与非遗研学、非遗展示与表演融合一起,创新了实体书店的发展模式。

据悉,荣会非遗书店是一家立足通州,辐射朝阳、大兴等周边核心区域的京城首家大型非遗主题书店,营业面积约600平方米。荣会非遗书店是一家集“非遗书店+非遗研学”、“非遗书店+非遗文创”、“非遗书店+非遗活动”,“非遗书店+社交”的全新城市概念主题书店,首批上架图书5000余册,涵盖大运河文化、中轴线文化、燕京八绝、传统手工艺、民间美术、中外艺术、历史、文物等品种,书店将定期举办非遗大师面对面、非遗新书分享会、非遗主题读书会、景泰蓝等非遗研学活动,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助力副中心文化建设与大运河文化传播,为推动全民阅读而积极努力,并力争将书店打造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非遗文化会客厅”。

图片

图片

(本文编辑:白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