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3年5月13日——“第五届PodFest China中文播客大会”于5月13日下午在上海·长阳创谷举行,由JustPod与中信出版集团主办。
本届大会是中国播客人再次共襄盛举,以“听得见的力量”为主题,探索声音的创造力,感受听得到的力量。活动吸引了播客创作者、听众、平台方、品牌与广告代理商等超过500人参会。
PodFest China由JustPod发起,是中国首个聚焦播客的线下活动品牌,专注于播客创新与观察。自2019年1月开始,PodFest China陆续开展了工作坊、行业峰会、行业调研等板块的活动,发布《中文播客听众与消费调研》报告,成为国内具有行业认可度的播客线下活动品牌。
作为中国领先的播客与数字音频企业,JustPod旗下不仅拥有目前中文播客领域最大的原创节目矩阵,也为顶级品牌与企业机构提供专业的"一站式"企业音频解决方案,构建他们的声音内容与播客渠道。
本届PodFest China也迎来的首个行业里的企业代表参与主办——来自出版行业的领头企业中信出版集团。作为国内出版业创新领域的领头羊,中信出版集团一直保持着对媒介创新和技术发展的敏锐度,尤其关注新一代读者在知识消费和内容需求方面最新趋势。
前些年关注到日益增长的播客受众人群,旗下出版人团队纷纷进入播客制作的实践,关注播客界涌现的优质创作者,在今年,以主办方身份参与到这场播客人的盛大聚会里来。
第五届中文播客大会参与嘉宾
“JustPod 2022中文播客新观察”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8月,中文播客的节目数量已经突破2.5万档,三年来增长超150%。
市场研究机构eMarketer预测中国市场播客的消费规模在2023-2024年间会保持年均15.8%的增长势头,位列全球之冠。
中文播客用户画像呈现年轻、高知的特点,富有潜力,是当下城市青年的集散地;用户行为上,播客是高用户粘性的媒介,整体收听时长4.1小时。在不同用户群体中,中文播客重度用户人群规模会越来越大(2022年已达35.6%),且受众收听年限越高,收听粘性越强,容易养成习惯,占据时间心智。
播客的媒介特性令受众对播客形成信任关系。受众的诉求是希望在播客中找到真实有料的人(包含主播与嘉宾),持续产出高质量、干湿结合、有趣的内容,以满足自己获取信息和情感共鸣的需求。
第五届中文播客大会现场图(嘉宾、主持、播客主播以及听众和读者朋友们)
一年一度的PodFest China,通过汇聚中国优秀的播客与音频内容制作者、发行方与播客爱好者及听众,旨在提高中国播客的制作水平,推动高质量音频内容与播客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建立起良好的行业社区和合作关系,并鼓励知识和技能共同成长。
第五届PodFest China中文播客大会
挖掘“听得见的力量”
5月13日下午在上海·长阳创谷举行的第五届PodFest China中文播客大会是中国播客人再次共襄盛举。本届大会以“听得见的力量”为主题,探索声音的创造力,感受听得到的力量。
从公众号到短视频,一句文案、一帧海报、一张自拍、一组图像,视觉看似成为这个时代信息传播的不二方式。如果你想表达什么,要让人们“看”到。
过去四年,随着播客在中文世界的蓬勃发展,“听”的世界也被打开。在人们越来越注意到“听”这个接收信息的方式时,“说”这个表达信息的方式,也在重新被人们所重视。当人们找回“声音”价值的时候,也同时意识到了“口头表达”的意义。
说意见、讲故事、话古今,口语是人类最原初的表达方式。播客让人们重新体验到了表达带来的力量。言谈之间不再需要经历媒介的编码与解码。说出的就是最真实的想法,听到的就是最真切的声音。
“第五届PodFest China中文播客大会”全场由JustPod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杨一主持,大会包含发布会、主题演讲、圆桌论坛、中文播客大联欢等多个环节,场内活泼的播客行业氛围,让与会嘉宾和台下观众都收获了良好的参与感。
本届PodFest China更是首次开辟场外活动区域,中国优秀的播客与音频内容制作者、发行方与播客爱好者及听众齐聚一堂,在会场外的草坪舞台周围热络交流,不受空间限制的互动机制,PodFest China让所有播客人共同参与到这场盛大的聚会中。
JustPod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播客大会主持人 杨一
“第五届PodFest China中文播客大会”由JustPod与中信出版集团主办,中信书院、中信出版·大方承办,喜马拉雅作为独家行业合作伙伴,Tezo、讯飞会议耳机与长阳创谷提供特别支持。
中信出版集团发布:“声音出版:聚合新一代创作者”
会上,活动主办方之一的中信出版集团发布“声音出版:聚合新一代创作者”。
中信出版相信,出版不是单一形态的,既可以是大家脑海中很容易想到的“文字”和“图书”,也可以是“影像”和“声音”。声音也是一种出版形态。出版的未来在于, 以“人”为核心的内容创作及传播。哪里有优秀的创作者,哪里就应该有出版的身影。
中信出版集团总经理 陈炜
而今的中文播客世界具有很大的潜能,因为这里聚集了新一代的创作者。中信出版的很多国内外作者也是非常优秀的播客主,《纳瓦尔宝典》作者Eric Jorgenson、《异类》的作者Malcolm Gladwell、陆铭、刘飞也为中文播客大会发来祝福视频。
在目前四档播客的矩阵之外,中信出版未来将在多个垂类内容领域,探索播客的策划与制作,整合出版业特有的策划制作能力、作者和学者资源,在自制播客板块为新一代读者,搭建知识服务体系。
同时,将聚焦叙事播客,以时代之声讲好时代故事,做“声音故事出版”。
叙事播客 作家 袁凌
叙事播客「故事FM」主播 爱哲
学界圆桌:播客的兴起是一种文化现象
学界圆桌主持人为《鼓腹而游》主播Nelly,嘉宾有大观学者刘擎、《许纪霖的播客》主播许纪霖、《东腔西调》主播何必。
圆桌围绕着三位对谈人的“播客实践、播客作为一种新媒介和其他媒介的区别在哪里、播客的崛起有没有可能成为一种公共说理的契机”三个议题展开。
从传播、语言与社会心理等学术角度,探讨听觉内容的发展历程,以及这个需求是如何在这个时代再次兴起的。
播客相比于影像,动用的是人的听觉。对于听众来说,听觉和视觉最大的不同是,人眼可以在同一时间关注到很多东西,但是听觉是需要动用全身心专注的,是被动的,是更适合深入思考的媒介。
学术圆桌嘉宾,由左至右:Nelly 刘擎 许纪霖 何必
对于播客制作者来说,录制播客相比于录制影像,可以不用在意自己在媒介上的“形象”,所以我会更加放松,更能专注在内容本身上。对话类的播客数量远远超过独白类的播客,这更接近真理的形式。因为真理不是绝对的,“众声喧哗”更符合真理的形式。
喜马拉雅演讲:播客,我们怎么玩个大的?
本环节由喜马拉雅总编辑李炯定进行发言,作为本届大会的独家行业合作伙伴,喜马拉雅也在今年打响了播客战役。
据李炯定透露,喜马拉雅目前播客听众数量超1.6亿,播客主周活跃人数超2.5万,播客主月均收入同比增长38%。
此外,喜马拉雅也通过推出新开屏、升级扶持计划、改版播客频道、优化审核流程、改进产品服务体验等等举措,帮助播客主在喜马拉雅获得更好发展。喜马拉雅也在近期升级“万千星辉”播客扶持计划扶持处于不同阶段的播客主。
喜马拉雅总编辑 李炯定
针对播客主日益增加的线下活动需求,喜马拉雅将推出“播客+”计划,推动播客形态升级,助力播客文化破圈。
创作者圆桌:从新媒介到新内容
创作者圆桌主持为《随机波动》主播张之琪,嘉宾为《八分》主播梁文道,《婕伴同行》主播林玮婕,《佟晨洁的“正常生活”》主播佟晨洁。
作者、艺人、视频博主……不同身份的内容创作者开始聆听和参与播客,分享他们的观察与体验,探讨播客独立于其他内容媒介的魅力。
嘉宾们认为,视觉和听觉的分别是,看影像时,你对它的感受客观,你们之间存在距离。但我们与声音没有距离,声音并无远近。听众很少与电视节目主持人产生亲密关联,但却会和声音节目主持人的联系很近。
今天的播客节目,不论从听众角度讲还是创作者角度讲,都能产生对个性的崇拜与需求,而这正是现下消费市场所需要的。
创作者圆桌嘉宾,由左至右:张之琪 梁文道 林玮婕 佟晨洁
播客大联欢:What If
PodFest China发起人杨一与《文化有限》主播杨大壹邀请12位中文播客创作者,面对一个“假如”,写下一封最真挚的书信。
“假如我把播客交给你”参与主播有《发发大王》大王、《机核GADIO》赵夏、《黑水公园》金花。
“假如节目重新开始”参与主播有《井户端会议》《东亚观察局》梵一如、《故事FM》寇爱哲、《凑近点看》包江浩。
“假如我要找个搭档做播客”参与主播有《喷嚏》韩夏、《fit4life》姥爷、《Nice Try》文森特。
“假如我接受了评论区的所有建议”参与主播有《大内密谈》相征、《来都来了》丸籽、《津津乐道》朱峰。
播客大联欢:别来见面
《别来年鉴》的四位主播在现场与大家聊一聊关于去观鸟,去生火,去养鸡,去种菜,去看日出日落,去和邻居斗法,别来见面。
《商业就是这样》《边角聊》肖文杰主持本环节,嘉宾是《别来年鉴》四位主播于婉莹、胡波、任宁、枪枪。
场外舞台,精彩继续
第五届PodFest China中文播客大会特别设置场外舞台,多家播客主播在场外游走社交,与听众交流后,听众获得活动特别制作的贴纸,集齐一定数量后可参与抽奖活动。
本次外场活动共分为两个舞台呈现——“创谷汇舞台”和“活力草坪舞台”,主播们自发组织了脱口秀开放麦、音乐演出、小游戏等不同形式的精彩活动,与听众互动不断。
初夏漂亮的草坪
欢乐多彩的外场
本次活动共计超过一百多家播客主播参与,听众异常热情,大家纷纷开启了线下打卡模式,用声音识别主播,播客连接你我,让连接被看见。
(本文编辑:白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