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己最真实的亲子阅读经验、推荐的都是给孩子读过的绘本,不贩卖焦虑、不输出“鸡汤”……就像你认识许久的一位姐妹或朋友,大家一起探索阅读和育儿,和孩子们一起变成“更好的人”。以上,是笔者对小红书达人@安森妈妈最真切的初印象。

初次见面,她的优雅美丽、知性真诚让我的同事们和不少书业同行对其赞口不绝。回过头再去看她在小红书平台发布的那些视频“笔记”,难免让人感慨:在这个唯流量论的快餐时代,也许情绪煽动和低价格能让一个素人赚足眼球、快速积攒粉丝,甚至“名利”双收,但必须得承认,如果你想做与阅读和教育相关的内容生产者,“欲速则不达”才是不变的铁律。

图片

从2018年入驻小红书平台至今,5年时间,@安森妈妈积累了近37万粉丝、近140万获赞与收藏,每场直播销售额在10万~50万元不等,排名小红书直播带货榜Top3是常态。而许多人或许不知道,彼时@安森妈妈入驻小红书的初衷是推广自己的童装品牌,如今却阴差阳错成为平台最火的童书“种草”达人,她说,这一切都源于“爱的力量”。

图片

“新手”妈妈从0到1

故事,或许要从@安森妈妈完成自己的身份“晋级”开始讲起。

2016年,@安森妈妈生下安森后,开始成为一名全职妈妈。那时,他们一家三口生活在浪漫的巴黎,还养了一只名叫“洗洁精”的法国斗牛犬。在孩子三个月左右时,@安森妈妈开始亲子陪读生涯,自然而然积攒了不少亲子阅读经验,还制作了一系列分(月)龄阅读书单。

在这之前,@安森妈妈毕业于世界第一所服装设计学院——法国ESMOD高级时装艺术学院的童装专业,从制版裁剪到市场营销全流程,她希望能将自己所学的童装专业知识应用到国内童装市场。在孩子出生前,她就开始给“洗洁精”做各种好看的衣服,后来,这些也成了“安森和‘洗洁精’的日常”专辑的素材来源。

据@安森妈妈介绍,有了孩子后,她希望能在做童装之余,推广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理念,同时,由于她在给安森搜索适龄童书时,花费了很大的精力,所以迫切地想将自己积累的难得的经验分享给更多妈妈。但由于童书5年前在平台相对小众,于是她尝试用吸引人的娃狗童装来撬动流量,引导大家关注阅读。

而巴黎得天独厚的艺术氛围,让@安森妈妈能在“安利”绘本时实地“打卡”、置身博物馆讲解相关名画及背后故事。在推荐《去美术馆——艺术启蒙奇妙之旅》时,她带着安森前往巴黎奥赛博物馆,来了一场快乐的文化和艺术的畅游之旅。仿佛还原了书中主角——小女孩凯蒂穿越画框的神奇能力,让那些遥不可及的世界名画变成孩子的游乐场。

要知道,在彼时以图文为主的小红书内容生态中,这种“探店看展”Vlog形式本就是稀缺资源,何况还能把玩和“学”结合得恰到好处。优质的视频内容,让@安森妈妈迅速积攒起一波“铁粉”。

毅然选择童书赛道

随着视频“笔记”点击量越来越可观,@安森妈妈要同时打版做童装和筛选好童书,还只能趁孩子睡着后见缝插针地更新视频内容。时间和精力有限,她开始考虑:童装和童书只能二选一,怎么选?

显然,童装赛道要比童书的流量大得多,加上自己的专业出身,做起来也更得心应手。相反,@安森妈妈每录制一份月龄书单都要更费时费力,因为除了本身的亲子阅读书目外,宝妈们也在不断提出新的书单需求。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她先要通过电商平台图书详情页对每本书进行基本了解,再将“觉得还不错”的买回家,阅读完纸质书后再按照年龄、主题将好书分门别类,然后将看点和阅读感受整理成文字,最后录制成视频“笔记”发布。

在@安森妈妈的“笔记”中,时常能看到她向粉丝“请假”停更的消息,通常不是为了“筛书”,就是闭关学习“充电”。

因为“月龄书单没有人做,也不是轻易能做出来的”,她毅然选择了专司童书赛道。她说是阅读推广的幸福感、成就感与责任感让自己作出了选择,“与童装更直接、更高的金钱价值相比,书单背后沉甸甸的价值才是无价之宝。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我还会选童书。”

当然,这样的选择并不是毫无来由。

@安森妈妈说,自己小时候没什么书可读,但不管爷爷工作多累,每天睡前都会编一段故事讲给她听。这样的哄睡行为,带给年幼的她深深的安全感与幸福感。所以,当自己有了孩子后,她坚持每晚给孩子讲睡前故事,“并不是为了让孩子获得多少知识,而是享受这段亲子时光。”

她说,图书就是一座搭建亲子关系的稳固桥梁,也很庆幸自己发现了这个“爱的魔法”。如果自己的书单能让更多家庭、更多父母,在孩子的生命初期和他们共同开启私密而又愉悦的阅读时光,并由此获得无限的成长和爱的力量,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爆款笔记”就像生活中的一个玩笑

从低幼认知、思维训练、语言培养,再到学科知识……随着安森的成长,@安森妈妈的视频“笔记”内容越来越丰富,用她自己的话来说,“仅仅是故事类就已经细化到生活类、民间传说、人物传记、科幻、推理,等等,更别提我最擅长的通识科普领域了。”为了方便大家查找所需图书,她还在2020年开通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相当于一个线上图书筛选库”。

和账号一起成长的,还有几十万宝妈们,她们的孩子读着@安森妈妈推荐的书长大,自然也就成为她个人阅读体系的实践者和追随者。在“笔记”评论区有粉丝表白道,“一直跟着森妈买书,家里书多得没地儿放,孩子姥姥都跟我急了……”。而这些兴奋的“回评”,便成了@安森妈妈努力工作和往前走的动力。

图片

图片

粉丝留言“表白”@安森妈妈

除推书外,@安森妈妈还专门开辟了童书品牌介绍专栏

踏实看书、选书和荐书,也许在当下流量算法机制下显得有些不合时宜,甚至“违背”了短视频运营的逻辑,但@安森妈妈坚信,仅凭借一时炒作诞生的‘爆款’不是真正的爆款。从0到近37万粉丝,@安森妈妈的账号几乎没有大爆发式增长的阶段,而是一步步稳扎稳打地发展。偶尔有那么几次“爆款笔记”诞生,她都会无奈地笑笑“说实话,‘爆款笔记’对我来说,就像生活里的一个玩笑。”

去年,她接了一个台灯品牌的推广,随意发布的一条书房相关视频收获了28万浏览量,涨了两万粉丝;而不久后随意发布的一条工作“吐槽”视频,也收获了15万浏览量,涨了几千粉丝。

对于充满“玄学”的“爆款制造”这件事,她一直“看得很淡”——“做了这么多年自媒体,我能不知道流量密码是什么吗?我们的视频从不做噱头夸张的标题,也不在封面展示看似吸引人眼球但没实质内容的内页图,从普遍意义上来说,这样的内容是很难‘爆’的。”而在账号发布的840多条“笔记”中,但凡获得上千次点赞的,都是靠实打实的内容获得垂直领域用户认可的。

同样,与图书“爆款笔记”类似,那些在她的账号销售靠前的图书,一定是能让孩子产生阅读兴趣或能被孩子理解和吸收的正向适龄图书。为此,其选品标准主要以孩子的阅读实践反馈为基础,不太注重图书所获奖项。

从个人分享到团队作战

运营小红书的这5年,@安森妈妈的生活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一家人从巴黎搬到了长春居住,她也生下了二宝。在新家的书房,她特意设计了高低、大小错落的几面贴墙书柜,将所有好书分门别类。书墙一格格地被填满,就像她的小红书账号书单一样,每本书都对应着家长或孩子不同年龄、主题和场景等阅读需求。

图片

从内容迭代来说,@安森妈妈与小红书平台同步成长,经历了图文-视频-视频+直播-视频+商品视频+直播4个阶段。目前,基本保持着固定的更新频率——每周1篇哲思(读者群上限年龄)、1篇低幼(读者群下限年龄)、1~2篇商品(0~8岁为主)“笔记”,另加每周五直播4个小时。虽然单场直播销售额远不如疫情前(有时能破百万元),但每周一次的直播频次,平均销售额能保持在10万~50万元之间,维持账号的正常运转不成问题。

图片

图片

从2020年开始,@安森妈妈从一个人操盘所有升级为团队运营,业务逐渐固定为微信公众号、直播、社群三部分,每部分都有专人负责;选品方面,除图书外,文具、童装等其他品类也都安排了选品助手。虽然从今年开始,工作强度明显增加了,但公司化运营让@安森妈妈个人的工作更加规律化,能更理智地应对市场挑战和潜在危机。

整体而言,她用“幸运”来形容自己的自媒体创业,“一方面我们恰好赶上了2018~2021年短视频/直播发展风口;另一方面较早入场的先发优势和较强的粉丝黏性,能让我有底气坚持自己的‘理想主义’。”如果当下才入局的话,不仅市场和平台等不到你用时间去证明自己的内容就会开始转向,读者面对的信息也比之前更眼花缭乱。

未来,@安森妈妈只有一个目标——坚持稳扎稳打地输出内容,把好书推荐给更多家庭。

(本文编辑:白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