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耳熟能详的经典著作《小王子》诞生80周年。为纪念作者安东万·德·圣艾克苏佩里的诞辰,6月29日也成为一年一度的“世界小王子日”。
为庆祝今年的“世界小王子日”,经典黄绿色穿搭的“小王子”空降北京南锣鼓巷、三里屯,为路人送上玫瑰糖。折纸塑像、手稿画作等艺术形式,再现《小王子》中落日观景、花廊穿行、星空漫步等场景,带来沉浸式体验。
《小王子》到底有多畅销?“小王子”经典IP在国内究竟有多火,为什么受到如此多的关注?今年“小王子”又出了哪些衍生品?我们采访了多位“小王子”IP相关合作方,试图找出一本纯文学作品成功“出圈”的背后逻辑,探索未来的想象空间,也许对类似图书及IP推广运营具有参考价值。
“小王子”IP联名合作上新,衍生品丰富多样
从今年“世界小王子日”开始,“小王子”官方微博陆续官宣一系列与不同品牌的跨界合作,推出服饰、键盘、积木、家居、手机、手表、酒店主题房等丰富多样的联名款。
“小王子”IP还吸引艺人、运动员等“种草”。比如,艺人李一桐打卡“小王子”合作服饰品牌快闪店,赵小童晒出《小王子》开箱vlog。此外,“小王子”还进入体育界,中国游泳队队员汪顺也穿上了“小王子”联名服饰。
赵小童晒出《小王子》
与此同时,由“小王子”衍生的图书、音乐剧、主题展等一系列深度衍生合作也迅速升温。
在《小王子》出品方果麦文化上海办公楼一层,2040书店还特别打造了“小王子书房”,从“世界小王子日”开始,举办为期一个月的特别展览,沉浸、立体呈现果麦出品的《小王子》《小王子绘本》《小王子:立体书》等多种“小王子”衍生产品。
2040书店“小王子书房”
“小王子书房”成功吸引不少读者专门来打卡。“小王子”元素目不暇接:硕大的玫瑰花、小王子人偶、小王子海报、小王子和狐狸玩偶、小王子画框、小王子金句等等;立体书还再现了诸多具有代表性的画面。
2040书店店长姜玥表示,不断有读者对她说:“太细心了!”“没想到一次性看到这么多小王子的元素!”“一直想把自己的房间打造成这样。”
经典音乐剧《小王子》温暖来京,同主题艺术中心热闹开幕
近日,由羚邦集团授权,北京大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作为法国安东万·德·圣埃克苏佩里遗产管理委员会POMASE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唯一官方戏剧合作伙伴,带着音乐剧《小王子》来到了北京。
音乐剧《小王子》总监制张宝文表示,该大型治愈系音乐剧《小王子》于6月29日至9月30日在北京温暖开演。
音乐剧《小王子》
张宝文透露,他们将继续传递“小王子”故事中温暖向上的力量,让80周年之际的别样纪念与致敬之情再多一份。
“小王子”80周年主题展
与此同时,一座别具一格的小王子主题艺术中心也在北京落成。开演首日,还一同举办了“星梦同行·小王子80周年主题展”的开幕仪式,让观众在观剧前后能再度有机会走进小王子的专属花园中,更加沉浸式地感受这个故事。
小王子艺术中心
应展览主办方、音乐剧出品公司北京大牌文化,以及羚邦集团的邀请,法国安东万·德·圣埃克苏佩里遗产管理委员会POMASE总裁,暨《小王子》作者圣埃克苏佩里甥孙,奥利维尔·达盖先生于7月3日亲临小王子艺术中心,现场观看了“小王子80周年主题展演”。
奥利维尔·达盖(中)观看主题展演
据悉,艺术中心还发起了“北京街头偶遇小王子”的特别活动。金黄头发的“小王子”已“抵达”北京,手持玫瑰等着与你的相遇。走在北京的街头就有可能和飞行员主人公一样,遇到来自B-612星球的小王子,获得别样的80周年生日邀请和独一无二的惊喜礼遇。
街头偶遇“小王子”
随着音乐剧《小王子》的开演,小王子主题艺术中心开展,“小王子”IP又一次成功“出圈”。
张宝文透露,以国际IP“小王子”等为核心,他们打破了虚拟现实壁垒,实现了IP、音乐、空间、艺术、演生、潮流的跨界碰撞,通过多年运营积淀,已初步实现IP的立体化运营与多维度发展。
李继宏译《小王子》畅销500万册,作者故居将建博物馆
作为“小王子”故事和IP的缘起,《小王子》小说于1943年率先在美国出版英文版,1945年11月法国伽利玛出版社印发了法文版,彼时距作者去世已有一年多。
过去80年,这部作品广受欢迎,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仅在中国,各种版本的《小王子》就达千种。
开卷数据显示,就全年尚有动销数据来看,不同版本《小王子》在售品类就有1600种左右。粗略估算,《小王子》相关图书已售出超过1600万册,而实际销量则要成倍数增加。
李继宏译《小王子》
而作为法国圣埃克苏佩里基金会官方认证的简体中文版,拥有正版图片库支持,由果麦文化出品、李继宏翻译的《小王子》畅销500万册,成为“星梦同行·小王子80周年主题展”中唯一一本小说版《小王子》,陈列在“小王子”衍生品展区,与所有参观者见面。
《小王子》图书(右下)在小王子艺术中心展出
据果麦文化经典事业部总监李佳婕透露,果麦版《小王子》于2013年1月出版,首印只有9000册。截至目前,该书已经加印了105次,每次加印数量不等,一般每次加印5万册左右,预估目前销量已达500万册(该书畅销背后请戳)。
《小王子》
7月4日,李继宏在北京再次见到了奥利维尔·达盖先生,并与他用餐交流。
达盖先生(左)向读者推荐李继宏(右)译《小王子》
这也是疫情之后,达盖先生的首次中国行。李继宏表示,每次与达盖先生会面,他们都会深入交流《小王子》这本书的故事及其背后的寓意。
通过与作者后人的多次沟通,并由达盖先生带领前往法国里昂等多地拜访,李继宏这些年也逐渐发掘出这本书更深层次的哲学思考。
李继宏表示,这次会面,除了洽谈合作外,他还从达盖先生那里了解到,圣埃克苏佩里基金会和法国当地政府合作,正在把圣埃克苏佩里位于圣莫里斯德雷芒的故居改造成博物馆。
《小王子》是存在主义小说,成年人读更有感触
在今年的“世界小王子日”,李继宏受邀做客“最人物”视频号连线直播,对谈以《小王子》为代表的经典作品的阅读价值和意义,以及更好读懂名著的方法。
该场直播吸引超31万人观看,创下了“最人物”视频号今年直播观看人数的新记录。
“最人物”在“世界小王子日”连线李继宏
李继宏表示,以前有人认为《小王子》是给小朋友看的书,但他觉得它不仅仅是一本给小孩看的书,它是一本很好很重要很经典的小说,不止小朋友可以看,大人也可以看。
他经常会收到读者的来信,写信的读者中有五六年级的小学生,也有年过七旬的读者。
他认为《小王子》是一本很经典的存在主义小说,能给读者带来很多启发,或者说很好的阅读感受,因为它跟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看东西只有用心才能看清楚,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这句话是《小王子》中很重要的一句话。李继宏以此为例,解读出小说里蕴含的深意。
“我们每个人读到这句话时,都会有一些触动,或者说当我们看到小王子与玫瑰之间、狐狸之间的故事,狐狸告诉他你要为你驯化的东西负责时,作为成年人,会觉得特别有感触,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跟其他人之间的关系也是这样的。”
总结“小王子”IP的“出圈”逻辑,想象图书可能空间
“小王子”IP这么火,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它一次次成功“出圈”又是如何运作的?负责“小王子”IP授权和运营合作的羚邦集团授权总监Fish女士,从4个方面总结了这个IP受到大家长久欢迎的原因。
首先,得益于《小王子》图书在国内几十年的持续畅销,小王子的故事和形象不断深入人心。尤其是李继宏译版,畅销500万册,成为最畅销的授权版本,深得官方和市场的认可,在所有版本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李继宏译《小王子》在小王子艺术中心
其次,除普通读者外,作家、明星、教授、文艺青年等群体对《小王子》的喜爱与日俱增,带动更多人关注和阅读这本书。
另外,2015年上映的3D动画奇幻电影《小王子》成为当年颇具影响力的IP事件,现在依旧是迄今为止中国大陆地区票房成绩最好的法国动画电影。易烊千玺、黄渤、周迅、张译、袁泉、马天宇等担任中文版主要配音,让《小王子》获得了更广泛的关注。
最后,成熟的商业化运作让“小王子”逐渐“出圈”。“小王子”不仅与大品牌展开联名合作,例如:IWC、Moleskin、万宝龙等,还授权衣食住行等与大众息息相关的各行各业进行产品开发,让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随时看到小王子。另外,线下展览、音乐剧、舞台剧等活动的推广,几乎每年都会举办。
作为最畅销版本《小王子》的图书出品方,果麦文化总裁瞿洪斌复盘了果麦版《小王子》畅销的原因。在他看来,《小王子》的成功是果麦在价值和美的判断的基础上综合运营的结果。
他认为,首先,翻译作品就是看译文的质量,果麦选择了他们认为最好的译本和最好的译者李继宏。
“李继宏确实翻译出了几近完美的译本。”他说,“不仅如此,他还为它写了深入浅出的导读。这些是一切成功的基础。”
2015年,瞿洪斌和李继宏在法国里昂得到了“圣埃克苏佩里基金会”的认证。瞿洪斌表示,这个认证非常重要,“相当于获得官方认同。”
果麦版《小王子》获圣埃克苏佩里基金会认证
第二,2015年《小王子》动画电影上映,果麦参与了整个电影宣发的计划中,通过电影营销拉动果麦版《小王子》图书曝光。
第三,果麦充分利用自己的互联网矩阵、私域流量进行传播,进一步放大《小王子》在互联网上的影响力。
最后,《小王子》小说获得成功后,果麦又跟进研发了“小王子”绘本、立体书,使“小王子”成为一个立体的IP项目,形成整体作战,相互促进。
《小王子》绘本
瞿洪斌认为,从一开始,果麦就不仅仅是把“小王子”当作一个简单的图书产品,而是视其为一个强大的IP,以打造IP的理念来运作图书产品。
当被问到从出版方角度来看,文学作品成为强大IP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时,瞿洪斌给出了自己的三点思考。
首先,当然就是作品本身要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其次,作品得容易“跨界”。以《小王子》为例,它不只面向小朋友,也面向成人。因此,它具有“无龄感”,老少皆宜。另外,在产品开发上,它还可以通过插画、立体书、话剧、电影等丰富形态呈现出来。
最后,要有强有力的、善于营销策划的团队。团队思维必须要跨媒体,不能只立足于传统媒体,要兼顾新媒体、自媒体,还要考虑到影视、地面活动等诸多可能性,整合资源,长期运营。
(本文编辑:白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