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和保护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像《山海经》这样反映中国历史文化基本特点和文化精神价值取向的经典古籍更是备受瞩目。《山海经》蕴藏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和“文化密码”,让我们了解中华民族从何而来,将去往何处。市场上与《山海经》相关的产品也多如牛毛,但对于孩子来说,《山海经》原文有些晦涩难懂,而为孩子打造一套他们读得懂的《山海经》正是我们的初衷。《山海经绘卷》是在画家黄煦然的《山海经》水墨长卷的基础上,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汤素兰以儿童视角重述中国神话,是创作者对中国古代经典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这样的独特性和稀缺性,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市场空白。
汤素兰/著,黄煦然/绘;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20年10月
为作品匹配合适的作者
画家黄煦然很早就被《山海经》中那些千姿百态的奇异形象所吸引。她通过脉络明晰、富有戏剧性的场面,在流畅的铺排和画面叙事中呈现出《山海经》所特有的怪异氛围和荒诞不经的神话语境。经过多次创作与打磨,黄煦然最终确定用水墨画法呈现7米长的绘卷画面:长着牛尾巴的老虎、神采奕奕的白猿,还有长尾猿蜼等《山海经》中典型的异兽形象跃然纸上。
绘本是纸上戏剧,翻页是纸上戏剧常用的呈现方式。而《山海经绘卷》则是一幅长卷,读者在阅读时没有翻页动作,需要将书本摊开,这种阅读方式决定了文本和画面的流畅度要保持一致;与一般的图文结合的绘本不同,《山海经绘卷》是在完成绘画后辅以文字,这让作家的创作工作充满了挑战。对于一本图画书而言,图画主要用来呈现整体感觉,文字主要用来描述细节之间的关联。这幅已经完成好的长卷,除了修图和调色之外,图画几乎是没有任何可调整的余地了,全书的图文想要浑然一体,只能依靠作家的文字。
如何叙事才能让这些异兽们不像散兵游勇般铺陈在画面上,使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更加顺理成章、更符合逻辑?在选择文字作者时,我很快想到了儿童文学作家汤素兰。“笨狼妈妈”汤素兰是全国一级作家,深谙儿童心理,熟知儿童阅读习惯,是创作儿童故事的高手,也是完成这项艰巨任务的最佳人选。最终,汤素兰在翻阅大量《山海经》相关资料的同时埋头入画,深刻理解黄煦然的创作初衷和理念,用适合儿童的语言,为这幅长卷量身定制了一个故事,将晦涩难懂的上古典籍重构为儿童感兴趣的山海经神话。
为长卷增添有价值的内容
我在编辑之初对《山海经绘卷》的定位就是,做一本能让儿童读得懂的《山海经》。刚开始,黄煦然提供了初步的故事梗概。结合这个故事梗概我多次认真读图,努力理解画家笔触下的深意;又多次阅读了《山海经译注》,查询大量文献资料,将故事框架梳理清楚,给汤素兰老师总结详列了写作要求;在阅读《山海经译注》时,我还根据书中配图总结出异兽的要素信息,并将这些关键要素用白话文重新写就,构成绘卷的第二部分“异兽图”,成为整本书的亮点之一。在跟印厂对接时,我意识到印刷内文后多出来的纸张可以做成书签,而异兽图部分可以进一步加工成书签的文本内容。最后,我选取了9种异兽,在与设计师反复沟通过后,将书签设计为正反面能拼接成一个完整异兽的形式,精致耐看。
在编辑过程中,我也问过自己,为什么不把这本书做成常见的规整图书?在我看来,黄煦然笔下的《山海经》水墨长卷本来就是一幅完整的叙事图画,讲述的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若采用剪裁形式来制作,不仅会破坏画卷的叙事,也会破坏画卷的美感。卷轴长卷也是我们考虑过的一种形式,但相较于卷轴,折页形式更能让图书的装帧设计有发挥空间,也更便于图书的装帧、运输和保存。因此,我们最终保留了黄煦然老师画卷的原汁原味,选择风琴折长卷形式。七米长卷,由此形成。
优质的内容,还须用合适的形式来承载。《山海经绘卷》以风琴折形式呈现,全书展开后全长约为七米,蔚为壮观;内外双封,精致烫金。全书按照古籍的排版方式,文字采用从上往下、从右往左书写规格;异兽图的设计精致大气,颇具古典韵味。9个书签的设计更是点睛之笔,不仅能唤起小朋友的好奇心和兴趣,也能让《山海经绘卷》生动有趣。经设计团队多次讨论方案,编辑与排版老师的反复沟通,几个月的打磨修改,终于呈现出《山海经绘卷》的精致大气、古朴美丽。
为图书品相细抠印刷装帧
从业经验告诉我,出版的每个环节都很重要,即便到了最后关头,如果印刷装帧失败,也会前功尽弃。因此在出色的内容和设计基础上,一定要有过硬的装帧印刷质量,这样才能使内容和设计得到充分展现。一边要控制成本,一边要选择最合适的纸张,这项工作非常考验编辑的取舍和决策能力。在与印厂工作人员、设计师反复沟通和打样后,我们最终选择了大地纸、漂白牛皮纸和耐磨牛津三种纸品。事实证明,用心选纸带来了回报,优良的装帧和印刷让《山海经绘卷》呈现出艺术品一般的品相,让人忍不住想珍藏。
《山海经》中记载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故事,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而《山海经绘卷》是市场少有的,坚持以儿童本位、以创新形式来讲述《山海经》的图书,让儿童轻松愉悦地接触国学经典。作者将现实与虚构、当下与传统、古典与现代融为一体,将《山海经》原著中的异兽争战与盘古开天、女娲补天、灵猴出世等耳熟能详的传说相结合,精彩再现中国原创神话故事。绘卷中的第三部分异兽图,为《山海经》中的20种异兽增加了注音、白话文解释和权威出处。这对于《山海经》初学者和儿童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启蒙学习。在阅读神话故事的过程中,儿童也能增加对上古时代历史地理的了解,启发他们的想象力与创新力,激发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潜移默化地建构孩子的精神世界。
正如儿童文学作家周静在《山海经绘卷》的首发式上所说:“神话往往和一个群体、整个族群相关,是被众人共享的故事。我们在读神话时,不但通过神话和山川日月建立联结,还因为‘共享’,和我们这个民族建立联结。这一点,在城市化越来越迅速的今天,对孩子而言尤为重要。”《山海经绘卷》再现古老的《山海经》世界的同时,也展现了一个现代人的心灵世界——在动荡不安中寻找安详,在争战与逃离中寻找精神的引领、灵魂的救赎和世外的桃源,所以这本《山海经绘卷》同样适合成年人阅读。
(本文编辑:周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