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不同岗位出版从业人员2022年的收入差异,在本报推出的“2022年全国出版从业人员收入调查”中,对编辑类、营销类、管理类和其他类岗位从业人员的收入情况进行了调查。在最终收回的773个有效样本中,以上四类岗位的样本数量分别为448、189、67、69,依次占样本总量的57.96%、24.45%、8.67%、8.93%,其中编辑类岗位占比仍为最高,较符合出版业人才分布的现状。
从收入水平上看,2022年编辑类、营销类、管理类和其他类岗位从业人员平均税前总收入分别为166420.79 元、196565.48 元、356261.25 元、148565.91元,较2021年均有不同幅度的上涨,其中管理类岗位的增幅最大,同比增长21.82%。
目前来看,这四类岗位中,管理类岗位的平均税前总收入依然遥遥领先,营销类岗位紧随其后,再次与编辑类岗位拉开差距。
管理岗收入继续狂飙,“小岗位”也能有“大作为”
2022年,编辑类、营销类、管理类和其他类岗位的平均税前总收入的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14%、13.72%、21.82%、13.18%,所有岗位从业人员的平均税前总收入都在稳步提升。虽然管理类岗位的样本数量占比不高,但其最高年薪、最低年薪以及中位线的增长情况较为明显,尤其是最低年薪较2020年和2021年的38000元,提高至2022年的58000元。一方面,图书市场竞争加剧,马太效应愈发明显,随着头部出版机构整体市场份额的提高,必然也会拉动管理者的收入水平。
另一方面,这也比较符合出版业重金“留人”的事实——南方传媒曾公开发布招聘启事,以百万年薪为旗下三家出版社的副社长一职“求贤”。今年读客文化的“奖励合伙人宝马汽车”再次引发热议,据报道,自从该公司推出合伙人制度以来,为每位新晋合伙人赠送一辆宝马的传统已延续8年,累计送出了18辆宝马汽车。读客文化董事长华楠曾表示,其目标是“孵化100名合伙人,狂送100辆宝马”。
当下,行业正面临着内容生产、渠道建设、融合出版等全流程转型升级的压力和挑战,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管理类不同细分岗位收入水平差异较大。其中,2022年平均税前总收入最高的是董事长/社长(896666.67 元),最低的是集团职能部门正副职(233666.67元),二者相差近4倍。
从增速维度来看,增幅最高的也是董事长/社长(86.51%),其次是集团高管(83.72%),而管理类岗位中仅有总编辑/副总编辑(-14.58%)和集团职能部门正副职(-27.58%)平均税前总收入出现了负增长,后者2022年平均年度绩效的大幅下降(-10.94%)造成了其整体收入水平的下滑。
综合近5年的收入调查情况来看,管理类岗位平均税前总收入相对稳定的是出版社(公司)职能部门正副职,已连续5年实现收入正增长,且在2022年达到最高,同比增长28.56%。可见,“前锋”业务部门的收入水平受整体市场环境影响较大,而作为出版社“后备军”的职能部门在做好常态化工作的基础上,能实现稳定而可观的收入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其他类岗位的平均税前总收入在连续下滑两年后,2022年同比增长13.18%。综合近5年的情况来看,其他类岗位的平均税前总收入呈稳步增长态势,从2018年的120792.81元增长至2022年的148565.91元。具体看各细分岗位,财务、编务、印务3类岗位平均税前总收入持续增长,尤其是财务和印务2022年平均税前总收入即将迈入20万元大关,远高于其他类整体收入水平。而版贸和人事的平均税前总收入则不太稳定且呈下降趋势。
营销岗收入增速远超编辑岗,一线发行人员“喜提”劳模
综合近五年本报开展的收入调查情况来看,编辑类和营销类岗位的平均税前总收入逐年递增。编辑类从业者的平均税前总收入从2018年的138758.36元增长至2022年的166420.79 元,而营销类则从2018年的138955.39元增长至2022年的196565.48元,二者的平均税前总收入经历了从“你追我赶”到营销类遥遥领先的过程。
从增速来看,编辑类岗位除了在2020年以11.63%的增幅领先于营销类的5.71%,其他年度增幅均低于营销类岗位。2022年,编辑类与营销类的收入增幅差距更是达到历年之最,二者平均税前总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14%、13.72%。可见,在市场环境急剧变化、图书出版和销售玩法“一天一个样”的当下,好产品更需要好推手,才可能在众多出版物中抵达读者,营销成本的上升也反馈在从业者收入水平上。对于营销发行人员来说,获得丰厚回报的机会也更大。
再从编辑类和营销类岗位反馈的收入变化原因来看,表示“收入上涨”的编辑类从业人员中,有12.70%将原因归结于“个人业绩表现突出”,营销类认为“个人业绩表现突出”的从业人员则占比30%。综合近几年的调查情况,编辑类和营销类从业人员都普遍选择将“所在机构效益欠佳”作为收入下降原因,2022年,这一选项占比分别为54.40%、62.50%。
在编辑类岗位的样本中,毫无悬念的,女性样本占比75.20%,略高于2021年。从编辑类不同细分岗位2022年的平均税前总收入来看,编辑部主任/分社社长(353722.55 元)的平均税前总收入依然居首位,一改2021年因样本数原因同比下降14.02%的情况,2022年同比增长18.24%。
而编辑类岗位中收入水平成长性最好的,当属编辑部副主任,其收入增幅连续多年领跑,2022年同比增长高达32.53%。该岗位平均税前总收入从2018年的155471.43元上涨至338547.84 元,几乎翻了一番。对比编辑类岗位中收入水平最高的两个岗位——编辑部副主任与编辑部主任/分社社长的收入差距,已从2018年的近10万元缩小至2022年的2万多元。
值得注意的是,受所处地域、机构整体效益、个人表现以及从业年限等多重因素影响,编辑类不同细分岗位收入的两级分化严重。2022年,收入水平居于最低位的是文字编辑(118730.59 元),其平均税前总收入继2021年大幅下降14.27%后,2022年又同比下降4.08%,成为编辑类岗位中平均税前总收入下降的唯一细分岗位。究其原因,一方面出版业倡导提质增效,缩减出版规模,势必减少文字编辑的工作量;另一方面,随着ChatGPT及其他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重复性较强、规律性较为单一的工作将率先被取代。当然,新技术影响的绝不仅仅是某一类岗位,所有人都应加强专业技能提升,提高自身的不可替代性,未雨绸缪。
进一步分析发现,营销人员、营销主管、发行人员、营销总监/发行部主任/发行总经理这四类岗位的收入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这直接导致了营销类岗位收入水平高于编辑类岗位。
交叉对比编辑类和营销类的不同细分岗位,编辑部副主任(338547.84元)高于营销主管(222175.00元),编辑部主任/分社社长(353722.55元)也高于营销总监/发行部主任/发行总经理(340782.96 元),相对而言,随着资源和经验的累积,编辑类的中层业务岗收入更可观,而营销发行除了个人能力外,受市场环境影响更大,不可控性更强。
而对于基层岗位来说,情况则相反。营销人员和发行人员平均税前总收入实现持续正增长,尤其是发行人员,其2022年平均税前总收入同比增长22.43%,远超营销类岗位平均水平(13.72%)。得益于短视频/直播等新渠道和新发行模式的出现,付出更多的一线发行人员回报自然更大;而营销工作虽然也非常重要,但碍于行业整体的市场营销水平参差不齐,且该岗位仍然存在考核难以量化、销售业绩“归营销还是发行”等问题。
“口嫌体直”的出版人,吐槽虽凶但高度认可职业安全感
不同岗位之间出版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差异一定程度上受性别、从业年限、学历、出版单位主业类型等因素影响。从2022年出版从业人员收入调查的样本采集结果来看,除前文提到的编辑类岗位外,营销类岗位和管理类岗位中的男性样本数量高于女性样本,样本数量差距并不大,但平均税前总收入男性收入明显高于女性。就连女性样本数量远超男性样本的编辑类岗位,男性收入(194071.86元)都远超女性(157313.17元),同工不同酬现象十分严重。
若交叉分析不同岗位的性别和从业年限,得出的结论也是如此——在编辑类岗位中,从业5年以下(含5年)的女性样本的平均税前总收入略有下滑,为117645.64元;同一维度的男性收入则同比增长23.72%,为139890.40元;从业16~25年的女性样本的平均税前总收入为251415.84元,男性收入为304487.78元。
从不同岗位不同从业年限样本的平均税前总收入来看,编辑类岗位完全符合“越陈越香”的行业铁律,收入排名最高的是从业25年以上的样本,最低的是从业5年以下(含5年)的样本。营销类岗位中,从业25年以上的样本收入却最低,为178875.00元,主要原因是该类样本占比仅2.10%,拉低了整体水平,也由于从业25年以上的发行人员更多负责线下渠道,近年来线下渠道萎缩。而管理类岗位中,则是从业6~15年的样本略高于从业16~25年的样本。这也不难理解,近年来出版社和出版集团不少高管都是“70后”,甚至有优秀的“80后”开始崭露头角。
从调查结果来看,无论从业时间长短,出版从业者的职业安全感始终较高。结合日常实际来看,似乎不少从业者表面上吐槽行业收入低,且诟病“无序竞争”和“价格战”,却始终坚守在岗位上,“口嫌体直”大概是出版从业者们的真实写照了。虽然相对而言,不同岗位人员对行业发展表示“非常有信心”和“有信心”的样本不算高,尤其是编辑类和营销类,分别为22.50%和27.40%,却在对工作“非常有安全感”“比较有安全感”表示了极高肯定,对“是否有跳槽意愿”的答案更多是“没有”。
(本文编辑:周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