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数外三科中,数学一直是家长最操心的“鸡娃科目”。过来人都知道,不论考文科,还是考理科,真正能拉开高考分数的,还是数学。想要孩子学好数学,绝对不能单纯靠刷题来提高成绩。比起其他学科,数学是不可能考到原题的学科,会背概念和公式只是基础,要学会应用才行。那么,如何才能学好数学,让数学学习更简单更有效,并引领孩子感受和发现数学的美妙,爱上数学呢?
《我的第一本数学启蒙书》就是一套为小学至初中阶段孩子设计的数学知识科普书,本书针对教材知识点进行延伸和拓展,从代数、几何、逻辑思维等多个角度,将数学知识与漫画故事相结合,增加孩子的阅读兴趣,提升孩子学数学的积极性,从而系统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全面提升孩子的思考力、创造力、解题力与推理能力。
陈克胜/编著,中国和平出版社,2023年10月
内容系统全面、科学严谨,以教材知识为基本框架
《我的第一本数学启蒙书》包含代数篇、逻辑思维篇、几何篇和奥数篇4册, 内容以小学和初中数学教材上的知识点为基本框架,从孩子们感兴趣的数学故事出发,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系统地向小学中高年级的小读者介绍了数学基础知识,如代数篇中的乘方、科学记数法、方程、数列等;逻辑思维篇中的计量单位、数的分类、概率与统计、百分数等;几何中的点线面、多边形、圆等;奥数篇中的鸡兔同笼、环形跑道、图形变换、相遇问题等。
本书作者是西北大学数学学院硕士生导师陈克胜教授,他力图以孩子们能理解、感兴趣的语言和形式,带领小读者学会思考,感受数学的神奇和魅力。另外我们特别邀请了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马尽文老师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副教授朱立永老师进行全文审读把关,确保书中知识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我的第一本数学启蒙书》将数学概念、思想和方法融入到日常生活、故事、游戏中,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有趣地展示了基本数学知识及其所解决的问题,是一套献给孩子们的趣味数学知识科普书。这套书从几何、代数和奥数方面提供了丰富的数学知识、好玩有趣的数学故事,并积极引导孩子们进行数学思维,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能够让小读者发现原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使得自己更为聪明和能干!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马尽文
《我的第一本数学启蒙书》从代数、几何、逻辑思维等角度,将数学知识与漫画故事相结合,带领孩子们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引导孩子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巧妙地解决问题,是一套能够系统培养孩子思考力、创造力和推理能力的科普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副教授 朱立永
这套书根据教学大纲编写,从数学的根源出发,讲透数学的来龙去脉,让孩子更容易理解数学不仅是计算和公式,还是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每本书根据数学分类进行划分,内容系统全面,既和课标中要求孩子掌握的知识点进行了有机结合,又紧密联系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原本枯燥难懂的数学知识阅读变得轻松有趣。
比如在代数篇中,用计算古代数学家丢番图的寿命作为切入点,将七年级上学期的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融入其中,让孩子在解题的过程中温习知识点,同时也启发孩子用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
在逻辑思维篇中,以孩子们感兴趣的哈雷彗星的回归时间作为课前引入,与“等差数列”这个知识点进行了结合,带领孩子们了解彗星的相关知识,对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等知识点进行复习。
在奥数篇中,设置了怪博士、小句号和小问号三个性格特点鲜明的人物角色,将一些基础的奥数问题,如称重、年龄计算、追击等,融入到三人的日常生活中,进行讲解,增强体验感和趣味性,使小读者读起来不觉枯燥,更像是在参与游戏。
在几何篇中,将基础的点线面、多边形、圆和立体图形问题,揉进生活,从生活中去发现和解释几何知识,如潜望镜里的平行线、埃菲尔铁塔涉及的三角形、螺母为什么是六边形的、宇宙中的天体为何大都是球形等。让知识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这样比单纯、生硬的数学原理更加通俗和有趣。
现在的数学学习,越来越倾向于考察孩子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考察孩子的阅读量,还会有很多交叉学科的内容。这套书在数学知识中渗透了物理、化学、生物、历史等多学科知识,帮助孩子构建知识体系,培养辩证、多角度的大理科思维和融会贯通的思考方式。
漫画形式手绘图+趣味故事讲解,让孩子爱上数学
作为一套儿童学科类启蒙书,我们充分考虑了孩子们的阅读喜好和需求,通过手绘插图和趣味故事讲解的形式,把抽象、难懂的数学原理,变得幽默易理解。这套书的每对页都通过有趣的数学故事或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自然而然地将计算原理、数学公式等引入小读者的视线,将生活中的大事小情与数学公式、算法联系起来,引人入胜,让孩子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地学习数学!
你知道裴波那契数列吗?一些植物的花瓣、果实的数目以及排列的方式上,都符合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意大利数学家列奥纳多·斐波那契以研究兔子繁殖为例发明了一组数列,故称为“兔子数列”,又称为黄金分割数列。在数列中,其中任何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其变化规律是 :1、1、2、3、5、8、13、21、 34、55、89、144、233、377…… 多么神奇啊,就好像大自然也学过数学一样!原来,植物生长按照裴波那契数列排列,是为了让植物最充分地利用阳光和空气,进而繁育更多的后代。
这就是数学,是不是很有趣呢?知道了这些,孩子学起数学来就会更有积极性。与其操之过急地把孩子逼进数学题海,不如反其道而行之,先激发、培养孩子的数学兴趣,让他自己快快乐乐地主动学习数学。
数学究竟能干什么?这套书告诉小读者如何用数学可以解决现实问题,比如如何记录时间,如何计算银行的利息,如何分清平年和闰年等,同时穿插各类逸闻趣事,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了解其中的数学原理,孩子就会发现数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原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精装大开本,比绘本更精致的数学科普书
这套书从内容、排版、插图到纸张和印刷,都是完全可以媲美精致的儿童绘本。精装纸质图书的表现形式,环保的大豆油墨印刷,经过不反光的哑粉纸呈现一幅幅精美细腻的四色插图,色彩艳丽而雅致,完美地呈现了幽默夸张的绘画造型,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数学基础知识。
图文结合的大开本的设计能够清晰地展示书中的细节和内容,阅读起来不费力、不费眼。整套书采用精装锁线装订,不容易掉页,耐看更耐翻。
这套书的阅读年龄适合小学到初中的孩子。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可以把这套书当作学习数学的入门和熏陶,开拓他们的视野,搭建相关的知识概念体系;中高年级的孩子可以把这套书当作学习课程后的补充和延伸,巩固和复习相关的数学知识。
本文作者系中国和平出版社编辑
(本文编辑:余若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