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3年全球出版50强榜单发布,凤凰传媒连续三年入围前十,继续保持中国入选出版企业首位。近日,凤凰传媒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第五批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单体类),是本次江苏省唯一一家入选的企业。AI时代,新技术给出版业带来的影响和变革愈加深刻,出版业的融合发展也逐渐走到了新阶段。作为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的掌舵人,党委书记、董事长章朝阳表示,要加快内容生产和业态创新,积极探索全产业链转型升级,打造新质生产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在融合发展方面的探索与成绩,将为行业提供一种借鉴和范式。

近年来,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坚持融合和创新双轮驱动,聚焦平台、内容、新媒体、电商、多元化发展的出版产业新格局,推动出版数字化转型、数字化场景探索,奋力打造出版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同时,集团持续发力互联网营销新体系建设,截至2022年12月底,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覆盖主流平台的新媒体营销矩阵总粉丝数近2000万,形成多平台布局、内外矩阵合力推广的出版新媒体融合局面,在2022年全国出版业新媒体影响力集团排行榜中位居第二。以新媒体为代表的融合发展已成为凤凰出版传媒集团高质量发展的重点。

新技术赋能出版业产生新机遇

当下,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加速进入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在“乱花渐欲迷人眼”、技术迭代更新层出不穷的大背景下,出版业的融合发展也面临更多新挑战和新机遇。凤凰集团高度重视新技术在出版领域的赋能,聚焦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新需求、新动能,突出降本增效,加速场景化应用落地,加快推动业态创新,持续推动数字出版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不断演进迭代。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通过不断完善“基础服务平台”支撑出版数字化转型,建设有图书资源库、期刊征订平台、二维码管理平台、凤凰智能校对系统、凤凰智能绘画系统等各类工具,提升融合出版效率。其中,依托图书资源库实现对出版社图书数字文件的检查、加工,极大提升出版物数字资源文件质量;期刊征订平台以微信小程序为载体,服务期刊校园征订工作,年征订业务超7000万元;二维码管理平台为出版物二维码链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保障;凤凰智能校对系统、智能绘画系统则充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图书文字编校和美术设计工作效率。

2023年,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抓住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技术发展契机,在“出版+科技”“出版+文旅”方面进行多方融合探索,积极推动业态创新和数字场景建设。旗下凤凰传媒推出了“凤凰智灵平台”,为出版业务提供人工智能的助力,模块化“选题策划”“书评撰写”“AI营销”“AI习作批改”等功能,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凤凰智能数据模型”,探索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新动能。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要求以及对江苏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的指示,凤凰传媒重点打造“大运河文化数字传播工程”,致力于为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内容支撑,先后利用《中国运河志》等内容资源,应用数据挖掘、数字孪生、知识图谱、虚拟空间、增强现实、信息可视化、人工智能和Web GIS系统等技术,建设有“数字中国·大运河”知识服务平台、运河档案资源库,制作了“流淌千年 数言新生”大运河主题VR影片,通过虚拟现实呈现运河“地标、人物、文化、工程技术”等内容,用户可通过VR眼镜及手柄,获得身临其境的互动体验,切身感受运河的文化底蕴与工程智慧。明年初还将推出“枕河入梦”大运河文化数字系列展陈,通过“运河+主题”的创新发展,充分挖掘、呈现运河相关的文化基因,塑造运河文化的集体记忆,配套服务大运河文旅产业发展。

加快构建融合发展新格局

近年来,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始终坚持融合发展战略,与时俱进,以重点项目为抓手,专项资金为杠杆,坚持统分结合、协同发展的总体思路,系统谋划、整体布局,初步构建融合发展新格局,为传统业务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动能。

2021年,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入选全国融合发展示范工程首批旗舰单位;2022年、2023年“江苏凤凰出版融合发展智库”连续入选“出版智库高质量建设计划”;“凤凰数字教材”“农技耘App”“凤凰易教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系统”“凤凰职教知识服务项目”等四个项目先后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

总体来看,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在推进出版融合发展方面的主要做法包括:

一、平台为先,建设自立自强的综合经营文化服务平台。

集团以数字化平台为抓手,加快推进出版产业数字化转型,丰富以出版为核心的文化和教育服务体系,集中打造了一批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基础性、关键性和带动性的重大数字化平台矩阵。“凤凰书苑+垂直频道”大众知识服务平台探索多场景阅读解决方案;“凤凰易学”数字教育平台整合基础教育资源,推出了数字教材、语音系统、智能作业、课后服务等多项教育数字化产品;“凤凰职教云平台”“凤凰创壹虚拟仿真教学云平台”围绕职业技能培训、虚拟实训等业务发展需求,打造新应用场景;“凤凰新华综合经营服务平台”加强新技术集成创新应用,探索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二、强化内容建设,着力打造“双效”突出的精品项目。

按照市场化、产品化原则,紧扣专业定位,深挖优势资源,加强创新发展,开发有特色的、有效益的融合出版精品项目。

近年来,集团围绕主题出版数字化,打造主题有声书的头部产品。“庆祝建党百年主题有声书”专辑在蜻蜓FM总播放量超过5000万次,“迎接党的二十大主题有声书”等专辑在喜马拉雅总播放量超过3000万次;依托江苏人民出版社“海外中国研究丛书”这套经典打造的《看懂中国》有声知识课程在“三联中读”平台上线后,热度持续攀升,对丛书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和传播效果;译林出版社“译林读书”频道、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小凤凰FM”频道建成丰富的数字阅读资源,深受读者们欢迎;持续建设的“数字中国·大运河”、《江苏文库》等江苏特色文化数据库,推动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

1.jpg

凤凰书苑App上的译林读书频道

三、推动新媒体与电商建设,增强传播和影响力。

近年来,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以提升凤凰互联网营销能力和出版品牌传播力为目标,启动“凤凰新媒体营销矩阵”建设计划。经过培育,“译林”“凤凰职教”“青鸟新知”“祝您健康”“思库”等一批新媒体品牌脱颖而出。与此同时,集团积极布局短视频电商、直播业务,2022年旗下仅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抖音电商即实现收入超7000万元。2023年,为了进一步建设新媒体营销闭环,通过“凤凰优选”项目持续推出“图书+数字”主题阅读包,引流至凤凰新华线上线下销售,截至目前,200多种优选图书销售50多万册,实现销售收入1200多万元。

近日,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联合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在南京主办召开了“2023出版业新媒体发展经验交流会”,邀请出版行业和相关互联网科技企业的专家学者、资深业务人员共同探讨了AI背景下出版业的新媒体传播新视角、新思路、新方法,为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以及整个出版行业的新媒体发展提供了交流平台及借鉴经验,体现了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在出版新媒体融合工作中的主动作为与创新举措。

2.jpg

2023出版业新媒体发展经验交流会

四、创新投融资机制,推动多元发展和产业链延伸。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通过投资入股学科网、厦门创壹等优质企业,探索混合所有制发展路径,进入数字教育、技术服务等新兴文化业态领域,加快产业升级步伐。目前,学科网合作学校近4万所,注册用户5500万,2022年实现利润超6000万元,已发展成国内非常有影响的基础教育数字内容平台,为全国数万所学校及数千家公司提供教育信息化内容服务。厦门创壹公司开发的“100唯尔虚拟现实三维互动教学平台”成为国内领先的高教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已建设800多万个VR/AR/MR教学与仿真实训资源,服务院校客户超过3000家。

今年,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正式引入中国移动作为凤凰传媒战略投资者,把所持有的凤凰传媒2.54亿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0%),通过协议转让方式转让予中移投资。同时,双方以资本合作为纽带全面拓展数字阅读、数字教育等方面的合作,加快数字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中移投资还入股学科网,成为学科网第三大股东,同时将学科网的优质资源引入到中国移动“易懂轻课”“移动云盘”等项目中,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更好服务教育教学。

创新融合发展管理模式

融合发展是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这需要出版企业统一谋划、整体布局、系统推进,不断推动心中之“数”变成现实之“景”。

第一,强调系统谋划,统筹建设,从战略高度重视融合发展工作。

连续两届集团党代会,凤凰出版传媒集团都将内容创新、融合发展列入集团“六大战略”。在今年的第二届党代会上,明确提出,要“激发创新第一动力”“把握好互联网和信息化这一‘最大增量’”。同时,规划到2030年要基本完成集团企业数字化转型,融合发展成为集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

为了扎实地推动融合出版工作,集团一方面持续加强对融合出版建设项目的统筹规划,给予一定的政策、资金、人才支持,对实施效果好的案例加大宣传推广,形成示范效应;另一方面集团今年专门制定发布了《推进凤凰出版融合发展实施意见》,具体部署了之后三年融合发展工作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同时,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还创新推出了《融合出版专项考核评价办法》《数字化项目管理创新试点办法》两个文件,推动健全集团内部融合发展考评体系以及数字化项目中长期激励办法。

第二,加强内部资源、跨界资源整合,形成统分结合、协同发展机制。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始终坚持统分结合、一体化建设原则,以全资公司为主导,发挥合资公司的活力,形成“两种机制、三类主体”的数字出版业务组织结构及管理模式,以满足不同数字出版业务发展的需要。集团加强统筹协调,推动江苏凤凰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学科网等数字公司与各出版单位、发行单位形成具体业务合作和重大共建项目;加强协同发展,推动旗下各出版发行单位、专业数字公司与中国移动、南京图书馆等科技、文化单位在资源、技术、平台方面开展合作;加强集智攻关,推动集团内部形成联合实验组,探索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第三,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创新实施新媒体人才培养计划、出版人才库建设计划,积极引进优秀博士后人才入站,加强企业智库建设。强化以项目为引领,打造复合型出版团队,形成一定的示范效应。引入竞争上岗、项目制运作、中长期激励等方式,推动项目团队机制创新。

立足未来,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将着力加强创新驱动,推进出版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发展,以“智改数转”赋能全产业链竞争优势,更好引领产业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本文作者系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本文编辑:杨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