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童心的世界 世界的童心——2023年中国新生代儿童文学作家作品国际传播研讨会”在中国童话之乡浙江武义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120多位嘉宾齐聚一堂,研究和探讨中国儿童文学未来发展以及国际交流合作等话题。会议上,嘉宾对儿童文学在中国文学“走出去”工作中的重要贡献,以及汤汤、黑鹤两位儿童文学作家作品的国际传播价值给予了充分肯定。
“儿童文学是唯一可以‘光脚丫’走出国门的文学,世界上的孩子都是‘永生的人类’,这是高尔基的话。因此,为‘永生族’写作的‘新生代’注定永远年轻,永远开心。当然,也永远是‘新生代’。”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高洪波表示。
中国儿童文学作为中国故事的一个特别组成部分,近十余年来正在以鲜明的东方美学品质获得世界关注,在海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一些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在海外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越来越多的外国读者开始了解和喜爱中国的儿童文学作品。
这不仅以2016年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为重要标志,更体现在以汤汤、黑鹤为代表的一批新生代优秀儿童文学作家的崛起。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受到广泛的认可和喜爱,也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了很高的关注和赞誉。
扬帆护航,助推儿童文学走向海外
作为70后新生代儿童文学作家的代表,汤汤和黑鹤近年来无论是创作节奏还是创作质量,都得到了读者和业界的一致认可,也成为中国文学“走出去”的代表之一。中国作家协会外联部副主任郑磊充分肯定了儿童文学在中国文学“走出去”工作中的重要贡献,并指出“走出去”品种数量中儿童文学作品占比达三分之一,同时肯定了汤汤和黑鹤作品的国际传播价值。他表示,中国作家协会要把70后新生代作家作为对外传播的重点对象,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帮助其“走出去”。
在中国童话题材和风格的开拓与发展方面,汤汤是具有开创性的代表人物,曾获得过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等多个大奖。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蒋艳平表示,根据开卷观测,汤汤的多部作品的累计销量已超过100万册,在儿童文学市场的占有率持续上升,影响力不断扩大。除了在国内市场具有较强的号召力之外,汤汤的《水妖喀喀莎》《绿珍珠》等代表作还被翻译成英语、法语、日语等多国语言在海外发行。
作为比安基国际自然文学奖小说奖大奖得主,以自然文学见长的黑鹤已经成为我国颇具个人风格的动物小说作家,先后创作了《黑焰》《狼獾河》《黑狗哈拉喏亥》《狼谷的孩子》等作品,作品版权已被译成英、法、俄、德、日、韩、瑞典等十多个语种,拥有涵盖成年人和儿童的广泛读者群。
为助力新生代儿童文学作家作品出海,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简称“浙少社”)和武义县政府联手为其扬帆护航。浙少社在儿童文学细分市场处于领先地位,具备丰富的儿童文学出版经验和资源。浙少社十分重视原创品牌资源的积累,于2016年成立汤汤工作室,通过这种全新的合作形式,多年来一直积极将汤汤作品打造为精品图书,并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资源,为汤汤作品打磨译本和更新装帧设计,依托自有国际童书出版平台——新前沿出版社,推进汤汤作品走向海外,为新生代儿童文学作家作品的“走出去”提供了范本。武义县则积极打造“童话武义”,从最早支持汤汤在璟园成立纯公益书屋“童话书屋”,到开办“童话大会”,举办各种公益讲座、阅读推广活动,再到策划童话研学、推进童话IP合作,在推动本土原创儿童文学发展的路上做出了诸多尝试。依托浙少社丰富的资源和经验,再加上武义县政府在支持本土童话创作和推广上的决心和魄力,本土新生代儿童文学作者IP的开发和传播具有极大的想象空间,前途可期。
创作回溯,走向世界的中国童年故事
天地间自由嬉戏的童年,是汤汤创作童话的源头。一路写来,汤汤用童话的形式书写自己的童年,用故事体现着个人激情和思想,追寻着有温度、有力量的童话境界,期待着世界上有更多的孩子能读到自己的童话,喜欢自己的童话。
黑鹤的童年时光在中国东北部的草原上度过,他称那里是“我的最后的古代、最后的海洋、最后的游牧生涯”。黑鹤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主要以中国北方民族风俗及野生动物和自然环境为基础,通过小说的形式重构中国北方的荒野文化。黑鹤在自己的作品里给孩子们提供了一种人类与自然和平共处的可能性。
儿童文学评论家、兰州大学文学院院长李利芳表示,新世纪以来,长期生活于中国东北部草原的黑鹤,以深厚的大自然生活经验积累与卓异的文学才华,以呼伦贝尔草原和大兴安岭森林为背景,为孩子们写下了一大批优秀的动物小说。黑鹤除了能写出形态逼真的野生动物形象与情节跌宕的故事外,他的文字中更蕴涵着一种广袤深沉的家园情怀、一种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的生态意识。
当黑鹤将审美与情感停靠在自然与故乡时,汤汤则将目光凝视在中国传统文化与广袤的民间大地,她要从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中汲取童话幻想的营养,用童心与梦想照亮那些沉淀已久的文化意象,创作最妥帖适宜、熟悉而又陌生的中国童话故事。汤汤的创作有一个清晰的理念:“从平常生活里写出奇妙童话,而不是从神奇里寻找神奇。”这道出了以奇迹著称的童话的精神血脉,就是广阔的民间大地与朴素自在的人民。人民性永远是童话的本质属性。
文化内核,彰显东方美学品质
童话故事不仅融入了作者个人的人生体验、生活感悟以及对人际关系、人与自然万物关系的认知,还承载着人类的历史经验和文化记忆,比如民间童话综合了先民的思维、文化、生活和历史,以口口相传的形式在民间流传了千百年。
在汤汤的童话故事中,就有源于中国传统民间文化和志怪小说的“鬼怪精灵”,它们既给读者熟悉和亲切感,又是全新的创作,给人陌生化审美的惊喜感。黑鹤早年在蒙古草原上长大,他的作品经常以那个地区的动物为主,比如童年与内蒙犬的相处经历。黑鹤说,他选择写这种特定题材的初衷是记录中国日渐消失的游牧文化。这些都扎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里,讲述具有中国特色的故事,用文字书写中华文化的“核”。
儿童文学评论家、《中华读书报》总编辑助理陈香认为,汤汤的童话中也包含了中国的美学特质。第一,汤汤童话作品中的价值观念表达是带有独特的中国价值观念的。比如典型的东方价值观,信守承诺、扶助弱小、牺牲自我以成全集体等,都呈现在作品的表达中。第二,汤汤的童话作品也体现了浓厚的东方美学形态特征。其一是人物形象,汤汤从中国民间童话、传说与志怪小说中获取灵感,将一种完全陌生化的“妖”“精”“怪”人物形态导入到童话创作中。其二就是泥土、月光、江河、炊烟、芦苇等独具汤汤特色的、极富古典韵味和诗意的东方美学符号元素。
法国漫画家奥利弗·理查德指出,汤汤作品中流露出的诗意令人印象深刻,大众读者非常需要像她这样一位“从平凡中写出神奇”的作家。国际安徒生奖得主罗杰·米罗认为,童话作为幻想的最高形式,所呈现的图像和文本充满着意象的诗意、意象的哲学。汤汤的作品,作为文本和图像的结合,呈现出了独特的东方美学。
国际儿童读物联盟原主席张明舟从国际传播的角度高度评价汤汤和黑鹤的作品,认为“汤汤的童话情怀动人,黑鹤的小说充满魅力”。
黑鹤和汤汤,无论是讲述与人类共处一个地球的动物故事,还是呈现栖居于人类心灵深处的童话世界,他们基于不同维度的创作,都在努力交出一份中国人有关“儿童文学”是什么的答卷,都写出了精彩的、走向世界的中国童年故事。
(本文编辑:周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