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渺的历史长河中,科学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作为人类探索世界、理解自然的重要工具,照亮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之路。然而,要想真正深入理解科学的本质和价值,我们有必要追溯其起源,探寻其发展的脉络。科学史的研究,便是这样一把钥匙,能够帮助我们打开科学的大门,一窥其背后的奥秘与智慧。
然而,正如詹姆斯·波斯基特所说“我们理解科学进步的方式是不完整的,并且总是从以欧洲为中心的角度来讲述。”
无疑,尽管关于科学与技术发展历史的书籍已经数不胜数,但它们往往只侧重于某一种文明、某一个国家或某一个领域,缺乏一种全球性的、系统性的视角,没有把地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考虑,忽略了科学技术在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影响。那么,到底有没有一本书不偏向某一文明、某一国家……,能够做到用整体的和系统的眼光来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呢?
近日,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科学的起源》一书从科学的发展过程出发,分析科学背后的哲学基础,梳理科学历史发展脉络。同时,作者表示,本书在写作时坚持四个特色,即,不偏向特定国家、学科、地域、宗教,关注整体、多重融合;通过多种不同的角度来进行比较,在融合比较中,中立地展示东方文明在世界科学史上的贡献;通过大跨度、多视角的整理,帮助读者整体地认识和分析繁杂的科学;尽可能多地图形化表示,让这本书生动起来、鲜活起来。
在《科学的起源》中,作者从科学的角度分析科学,全书分为六篇二十八章,详述了科学的概述——科学的萌芽——科学的形成——科学的发展——科学的分化——科学的融合,涵盖了近代科学形成之前的文明(16世纪牛顿力学诞生之前的时期)、经典力学时期(17-19 世纪)、现代科学时期(20世纪的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科学高潮时期(21世纪上半叶,复杂系统论)和科学未来(21世纪及以后,在复杂系统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万统论)。
“科学是什么?是牛顿的苹果,是孟德尔的豌豆,还是富兰克林的风筝?元科学又是什么?是科学的本源,是科学的内核,还是科学的表征?”为了让读者更好地阅读本书,作者以上述发问引出第一篇的重点“科学和元科学的基本概念”,并对本书核心内容做了总体介绍。谈到科学的起源,作者表示,今天人们所熟知的科学,其实在人类文明进程中产生得比较晚,事实上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关于机器人的描述:在《列子》中,有一篇故事讲述了西周的第五位君主周穆王西部游历途中,一个名叫偃师的人毛遂自荐,说有绝活儿给大王看。偃师让周穆王看了一个能唱歌跳舞的“人”,它行走俯仰和真人一样。你想叫它做什么,它就做什么。
在第二篇中,作者首先给出科学的定义“科学是一套在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中可以观察到的关于自然和社会系统的结构和行为的定义明确且逻辑自洽的知识,这些知识通过观察、测量和实验得到,以可检验的解释和预测来表达。”继而,从文明的发源开始谈起,既关注了西方科学的发展脉络,也深入挖掘了东方科学的萌芽和贡献;介绍了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印度等在文明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地域中的科学身影,介绍了古代科学的成就,以及随着编纂和注释的流行、巫术和各种歪门邪道的大行其道古代科学的逐渐衰落。
在经历了混沌无知的几个世纪以后,古老的科学传统终于再次复兴。16-17世纪,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颠覆性的科学革命爆发了,这次革命推动了启蒙运动与工业革命的发展,影响了欧洲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并刺激了现代科学的兴起。
在近代科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各个学科的发展脉络和成就,从物理学到化学,从生物学到天文学,科学的各个领域都在不断扩展和深化。同时,科学的发展也促进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推动了人类知识的整体进步。
对于未来科学的发展,作者引用了华为战略研究院院长周红的科学假设,即在认知、感知、计算机和通信上的突破。作者也提出了自己对未来趋势的看法,各种不同学科的融合将成为 21 世纪的主流趋势。科际整合的终极形态就是科学、哲学与宗教的统一。
总的来说,《科学的起源》是一部包容性极强、统一性极高的著作。它通过时间上的推演及不同地域和领域间的相互比较,得出更多的科学理论间相互联系的信息。从科学技术及科学思想两个角度,探究科学家和核心的科学理论是怎样一步一步推动科学体系的形成及发展的。这部作品不仅能够让我们重新审视科学技术的演进过程,也能让我们对现代科学,及科学的未来发展有更深入的思考。
该书由西湖大学研究员、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成生辉和清华大学固体力学专业学士、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结构可靠性专业博士崔维成共同编撰,并得到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吴国盛、中国文化书院院长及《科技中国》创刊主编陈越光、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天体物理中心主任、“慧眼”天文卫星首席科学家张双南等人联袂推荐。
据了解,成生辉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可视化、元宇宙、人工智能等。发表论文四十多篇,发明专利十项,专著十多部且多部被译为英文出版。崔维成教授在1999年获批教育部首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并于2002年作为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所长,担任了“蛟龙”号总体与集成项目负责人,第一副总设计师,2013年作为“蛟龙”号研制和海试团队的代表受到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接见,并在随后的表彰大会上获颁“载人深潜英雄”勋章和证书。
科学的起源
作者:成生辉 崔维成 著
定价:179元
ISBN:978-7-5217-6067-5
出版时间:2024.5
(本文编辑:李富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