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君按:2024年已过半,上半年哪些书卖得最好?销售数据如何?为何它们能畅销?
中金易云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纸质图书市场分析报告显示,新书动销品种数呈下降态势,同比降幅达5.41%。即便如此,仍然有一些“孤勇者”打破僵局,在图书市场低迷的背景下,取得了亮眼的销售成绩。如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简称“川少社”)的《米小圈快乐大语文》,依托“米小圈”IP多年来积累的知名度,以时下流行的漫画方式讲解语文知识,受到家长和小读者欢迎,上半年发行量已达270万册,发货码洋超3600万元,是本次征集中唯一一种发行量超百万册的新书。
本文将征集到的57种各社上半年发得最好的新书,分为非虚构类、虚构类、少儿类三个类别。三个板块新书具体表现如何?我们一一分析(注:每类别按发货册数降序排列)。
非虚构类,热点话题撬动新书销量
本次共征集到非虚构类新书21种,发行量最高的是机械工业出版社的《何以为父:影响彼此一生的父子关系》,该书依托优质的内容赢得了大量拥趸,上半年发行量超30万册,发货码洋超2000万元,成为今年图书市场上的“黑马”之作。
本次征集中,有三部作品与“新质生产力”有关,其中,中信出版集团的《新质生产力:中国创新发展的着力点与内在逻辑》,上半年发行量达15.8万册、发货码洋达1248.2万元。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多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还被列为2024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务之首,“新质生产力”一词迅速成为全民讨论的经济热词,带动了相关出版物的热销。《新质生产力:中国创新发展的着力点与内在逻辑》曾一度登上当当经济新书榜月榜Top3,该书目前仍位居当当经济畅销榜月榜第11位。
另外两部分别是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新质生产力》,上半年发行量达8万册,发货码洋232万元。该书也曾位居当当经济新书榜月榜Top3;另一本是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质生产力》,虽然出版时间(2024年5月)晚于前两本,但表现不俗,上半年发行量已达3万册,发货码洋达207万元,目前位居当当经济新书榜月榜第一。可见,对社会热议话题的快速反应能力对打造畅销书至关重要。
非虚构类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的《不必向长安:沈周的记忆抽帧术》,上市两月首印5000册售罄,发货码洋超49万元。该书是一本艺术类书籍,受众面其实并不算广,之所以销量能在上市后快速攀升,或与其书写对象沈周的心性有关,作为一名隐士,沈周成为“不纠结、不拧巴、不内卷、享受舒适生活、有松弛感”的代表性人物,对于当下为生活琐碎和人生意义困扰的年轻人,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意义。该书上市后好评不断,先后入选《三联生活周刊》第三届行读图书奖3月书榜、《新京报书评周刊》4月好书、凤凰好书4月榜、探照灯好书5月人文社科原创佳作书单等榜单。
高定价图书如果不打折,很难吸引读者买账。而定价高达998元、即便5折售卖价格仍不算低的《中国最美国宝全书》,却在上半年取得了发行量6万册的惊喜成绩。该书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有书至美推出,上半年发货码洋5988万元。图书本身就是值得收藏的奢侈品,随着文化消费市场的升级、文化消费理念的提升,兼具学术价值、收藏价值的精品大码洋图书或将成为图书市场上的细分热点,打破大众“高定价低折扣”的惯常思维,为出版机构带来可观的效益。
虚构类,热播剧带动作用明显
本次征集到的虚构类新书较往年数量明显下降,只有4种。销量最高的是白马时光的《一闪一闪亮星星》,在同名影视剧的带动下,该书上半年发行量超5.5万册,发货码洋超300万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世纪文景的《我曾是一名饲养员:流浪东北的日与夜》,曾创下一小时售出4000多册的奇迹,豆瓣评分长居9.2,无论从口碑和销量上,都可以称得上“火了”。作者沧海是一名网络作家,其高人气或为本书带来了流量加持。
少儿类,知名系列新书借势登顶
开卷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图书零售市场少儿类码洋比重同比下降了0.28%,但仍是码洋比重最大的类别。此次征集到的少儿类新书,有近三分之一发货码洋超千万,可见童书仍然是一块公认的“肥肉”。
在本次征集到的32种少儿类新书中,知名系列童书占据多数席位,且销量排名都较靠前。其中,川少社的《米小圈快乐大语文》是少儿类乃至本次征集到的所有类别新书中销量最高的,达270万册。“米小圈”IP的加持是一方面,另外,该系列紧密围绕当前大语文教学的标准和要求,内容涵盖广泛阅读、历史知识、传统文化、写作素养等孩子学习的痛点和难点,满足家长和小读者对语文知识类读物的需求;漫画的形式为知识学习增添了趣味,延续了“米小圈”系列产品“趣学、趣玩、趣想”的特点,符合孩子们的阅读喜好。
销量紧随其后的《米吴科学漫画·奇妙万象篇》(第三辑)(乐乐趣出品),上半年发行量超57万册,发货码洋超1900万元;发行量排名第四的《大中华寻宝系列30 山西寻宝记》(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出版),发行量达40万册,发货码洋超1500万元。发行量Top4中已有三种满足“知名系列童书”“知识类读物”“漫画+”,可见这三个关键词已成为童书销量制胜的法宝。
销量排名第三的《给孩子的第一本学习方法书》(明天出版社出版),虽是单本,但也具备了“知识类读物”“漫画+”这两大要素,上半年发行量超40万册,发货码洋超1600万元。漫画知识类读物仍是少儿图书市场的热门。
好内容要匹配合适的营销策略才有畅销的可能。此次征集到的少儿类新书,因特色营销而在短时间内引爆的案例不在少数。例如,蒲公英童书馆的《一个大大的大巴士》,是一本定价358元的精装图画书,根据其特殊的开本和印刷工艺,出品方在图书上市前夕就在小红书平台“种草”,后续又在知名主持人王芳的直播间开启预售,首印5000册两小时售罄,创造了销售奇迹。该书上半年发行量超1.1万册,发货码洋超393.8万元,对于一本高定价童书来说,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双螺旋童书馆《一起去古代:历史的一天》(全5册),是一套描绘古人日常生活的历史启蒙书,上半年发行量近25万册,发货码洋近800万元。该书上市前,营销团队就在公众号、小红书、抖音、视频号等线上平台进行预热,同时在线下举办读者方言征集、游学等活动,为新书造势。新书上市第一天就紧急加印,收获了良好的市场反馈。
奇想国童书的《龙生九子》紧扣龙年热点,于春节前夕上市,并且举办了相关主题的全国30城新年故事会,受到家长和孩子追捧,新书上市一个月就实现了加印。
(本文编辑:杨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