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上市半年多次加印,曾位居当当心灵疗愈畅销榜第3名,有读者看完这本书后竟裸辞自驾游?!既有拿得出手的销售成绩,又能疗愈读者心灵,这是一本什么书?
“你知道吗?我的发小裸辞了!大西北自驾去了!”
“她说工作好几年,天天反复‘内耗’,每天都很痛苦。她说看了一本叫《梨子小姐与自己相处》的书,突然间感觉释然了,放下了。”
“我看这本书居然是你编辑的!你当初怎么会做这本书的?”
《梨子小姐与自己相处》,白辂/著,华夏出版社,2023年5月
就在一个刚刚看完出版业半年度惨淡数据的报告、刚刚开完出版社半年度总结会的午后,一个朋友连珠炮一样激动地给我发了上面的微信。
就在这个我对行业感到有点沮丧、对该做什么书有点困惑的时刻,突然得知真的有人因为你做的书改变了人生轨迹和心态,竟然受到一丝鼓舞,有那么一点感动。
怎么发现这个选题的?为什么如此相信这本书的价值?怎么把一本书一步步落地推广开的呢?过去两年多的记忆开始袭来……
与一个好选题的相遇相守
做书十多年了,一眼看上去就感觉惊艳的稿子不算多,《梨子小姐与自己相处》就是一本。
当同行推荐说有一部女性向偏文学的作品,想要找一个懂营销的女编辑的时候,我不抱任何期待地打开了样稿。主人公是一个叫梨子的女生,生活在一个叫虫岛的地方。
在虫岛,金钱与阶层的向上,是每个人一生的主旋律。而暴富已经成为一种宗教式的信仰,虽然大多数人毕生都无缘触碰真正的财富,但并不妨碍他们虔诚地匍匐在财富脚下。对阶层的焦虑裹挟着每一个人,没有人愿意向下拉扯自己的人生,不断向上是他们生活的底色与背景。
“应该”“必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心理毒药,虫岛人最喜欢用在教育中,老师与父母常常对孩子说你应该如何、必须如何,久而久之,孩子会形成一种用无数个“应该”和“必须”构造的世界。他们的世界充满了“应该”“必须”,但是几乎没有什么空间留给热爱、渴望;他们按照别人的框框不断地填充安全感,可自己又像是一个空心的壳。当他们发现现实无法与自己的观念形成配合时,就会滋生出很多愤怒与痛苦。
天啊,是谁在监视我的生活?
在梨子28岁生日时,仿佛水逆般一下跌入了被公司裁员、被男友劈腿、外婆去世和房子被退的人生谷底。就在这时,一只红色的阿比西尼亚猫出现在她的窗外,就像《苏菲的世界》《爱丽丝梦游仙境》一样,这只会说话的傲娇的猫,带她开启了一段奇幻之旅,来到了一个与现实世界完全不同的佛岛。在这个完全由理性思想支配的佛岛,她和一位叫雅图的先生开启了关于几个岛屿生活方式、关于人生与意义的多场辩论与对话。
任何一个东西给到另一个人,都需要征得对方的同意,唯独观念不一样。如果他们赋予你的不是观念而是一个看得清、摸得着的枷锁,那么你是不是有权拒绝它、打破它、丢弃它,绝不会轻易地把人生的希望交付在一个东西上面?意义,一场观念的大型骗局。意义只是人创造的一种安慰剂。有了意义这个箩筐,人就可以把自己承受的一切都往里面放,逃脱那种虚无的恐惧,带给自己安全感。
今天爬瀑布的时候,有很多的瞬间,我甚至觉得自己就是这山的一部分,那种融为一体的感受甚至让我感觉得到幸福。登顶的时候,与其说是一种恐惧的释放,不如说是一种大我的完成。在登顶的路上,时间像是静止了,而我,像是成为那座山。可以说自由并不存在,它并不是一种目的,而是一种过程当中的感受?
对,自由是一种没有动机的热情,它并不是因为某种目的才被唤起,只要你纯粹地忘我、纯粹地奉献,就会在过程中体会到自我边界的无限扩张,自然会有真正的自由。
这简直就是我的“嘴替”,感觉像是《被讨厌的勇气》里的青年与哲人,《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里的蛤蟆先生和他的治疗师,一问一答读起来很畅快。
如果说只有这些辩论和道理,很难勾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和对书的喜爱。主人公又开始接受现实生活的多重考验。梨子生活中的一个个问题冒了出来:是选稳定的月薪还是一个刺激的创业公司?为什么我过生日永远只能吃黄桃罐头?陆续出现的女性形象精彩纷呈。你是永远要完美完成KPI的“小镇做题家”?还是不用操心就得到了一切的隐形富家千金?抑或是一个白莲花般靠自己站在财富顶端的独立女性?这血淋淋的现实和问题,让人太有代入感了。看完书稿时,我已经有了一点兴奋感。这是个好选题!
了解作者背景的时候,继续考量的因素让人惊喜也有一丝担忧。作者白辂老师之前有一部作品《破格》市场反馈不错,但这是一本职场经管领域的书,跟女性心理向的《梨子小姐与自己相处》截然不同。作者在抖音全平台有几十万粉丝,之前发布的视频反馈也不错,但内容基本上是职场指导方向的,并且账号已经断更两三年,现在完全没有在运营了。这本书能被作者的粉丝群体接受吗?这种题材类型是作者擅长的领域吗?
抛开一切外部因素,再次回到文稿本身,回看这本书现实与奇幻交织的故事架构、对话体的表达方式、各种贴近现实又犀利的人物场景设定、最终如何找到心灵解脱之道的主题内涵,可能“编辑的直觉”是真实存在的,或者只是最朴素的一个读者看到好内容的感觉,我相信这本书是“可以的”,慢慢地明确和坚定了它的定位——一部具有畅销潜质的女性心理寓言小说。选题顺利通过,经过社里的重点书论证会,立项A类重点书。
编辑的艰难时刻与欣慰瞬间
编审过程进行得还算顺利。没想到最艰难的部分是在图书的装帧设计阶段,数了数,设计师一共做了26版封面。编辑、发行、作者和设计师对封面设计各持己见,僵局耗时数月之后,作者说完全由编辑决定。
我在脑海中问自己,梨子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女生?书应该是什么颜色、给人什么感受,读者拿到手里应该是什么质感?这些问题都有了清晰的答案后,我跟设计师一起很快把它们变成现实。在工艺材质方面就一个宗旨——All in!精装、烫金、压凹、特种纸……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得到了极大的认可。有来自读者的喜爱“成品的颜值很高拍照很出片”;还得到了官方层面的认可,入围了中国出版协会第十届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当时申报该奖项的推荐语是这样写的:
本书的设计宗旨是给予困顿的年轻人以启发和治愈的精致小书,所以采用了小开本的精装设计。封面最核心的是一位年轻女性的剪影,暗示了主人公形象,兼具女性的温柔气息以及坚定的信念感。设计的配色,选取了深沉隽永的朱砂红色,给人以明烈的希望感和稳定的内核感。女性剪影和书名烫金处理,与红底撞色,呈现最突出亮眼的显示。用压凹工艺做玫瑰花的底纹,丰富了封面的层次,更暗合了结尾的玫瑰花,A rose is a rose is a rose,主人公找到了与自己、与社会、与自然的相处之道。设计很好地呈现了主旨,一本给你希望的“小红书”。
营销宣传的全面展开
一切都准备妥当,发印之前,我们和营销中心的同事已经提前开始了与各个渠道的沟通。最终确定本书总体营销思路是:作为一本心理类小说,本书主要针对青年文艺读者群体,尤其是女性读者群体。本书的营销工作主要围绕社交平台和直播平台展开,在抖音、小红书、十点读书等渠道投放宣传图文视频,开展直播、对谈等营销活动。同时邀请本书作者白辂老师深度参与营销活动,激活、调动作者的自身社交资源、专业资源、自媒体资源等,利用好初期有效流量。在取得一定推广效果和销量口碑后,进一步投放京东、当当等线上网店的营销资源,形成全媒体立体化整合营销效果。
从时间节奏上来看:图书上架前为预热推广期,搭建好基础销售渠道后,准备上架销售。4月中旬首发期间在京东正式上架,充分利用好京东平台的流量入口,营销推广第一批高配版本。重点把握好“423”“618”节点,争取渠道资源,联合作者开展营销活动,促进销售。首发期过后进入全平台销售,营销资源同步在各个平台铺开。
拿到样书的第一时间,作者借助多年的自媒体积累向很多领域的博主大V和朋友发出了300多册首波定制赠书,让这本书在微博、朋友圈等有了最初的曝光。同时,白辂老师开始了密集的直播,与许多博主连麦对谈女性话题。
第一波是在作者的抖音上开始直播和预售,然后开启了京东图书的独家销售。首印配备的周边福利是最详尽的,作者给每本书都签了名,印了可爱的猫爪印章。每本书还定制了一个金句摘录手册《梨子小姐的学习笔记》,封面就是猫咪现身的那个窗外。
效果最明显的就是在小红书平台,这本书的调性和目标读者与小红书匹配度是最高的。营销同事们在小红书大规模地联系达人合作,产生了大量优质的高赞“笔记”和精美晒图,带动了图书销售。在与小红书图书运营老师的聊天中得知,原来她本人也非常喜欢这本书,还作为礼物送给了朋友。
回看营销过程,我们准备了营销语、100字介绍词、100句金句、多主题长文、分享模板等文字资料,做了多个版本的详情页海报、N张小海报,摄影师的静拍图、同事们的实拍图、读者网友的晒图等加起来就有上百张,1分钟荐书小视频、作者解说长视频、推荐人小视频等不一而足,营销文件夹里的物料足足有2.2G!在各个平台的投放都收到了良好的反馈。
微信读书独家首发5月上线,初期到达了飙升榜第7名,最高的时候到了热搜总榜的第18名;在当当网的最好成绩是心灵疗愈畅销榜第3名;新书上线3个月,与中国台湾达成版权合作;都靓读书在抖音等多平台进行了推荐;2023年年底,白辂老师和王璞文倩在内山书店做了“2024的精神自洽指南”线下沙龙;今年2月,每日豆瓣公众号推送了文章《太执着于人生的意义是因为对感受的忽略和麻痹》,这是“自来水”们在豆瓣小组“我发现个规律”的一个高楼,这篇文章也是这本书第一篇阅读量10万+的推文;今年4月,与喜马拉雅官方团队合作制作的有声书也上线了。
密集的营销和取得的优异成绩都已成为过去,初步的“战役”虽然胜利了,但是营销工作不会就此停止,一本书的畅销需要的是“持久战”和一点点偶然的运气。
关于做人与做书的选择
来到文章的结尾,我想到了书里的结尾。故事的主人公梨子小姐面对三个岛屿的选择,我和作者讨论:“我觉得佛岛很好啊,一个注重理性思考的地方,不正是大家向往的吗?”作者回复:用头脑精神去操控和选择人群,这不也是一种功利主义吗?
在发行召开的内部讨论会上,我问同事们,这三个岛屿你们会选哪个?一位女同事说“我跟梨子小姐一样”。对,这就是她——当我在办公室疯狂打字的时候,她在西双版纳欣赏热带植物;当我在会议室与同事头脑风暴的时候,她在西安城墙上跟闺女拍汉服美照;当我趴在桌子上午休的时候,她在门口小公园摊开露营沙发乘凉呢!
所以什么是精神的自由?什么是人生的意义?什么是不内耗的解脱?书里结尾这段话给出了答案:
真正的幸福并不需要无尽的寻找,也并不藏在那些宏伟的理想之后,它们总是静静地在你眼前,等你顿悟的那一刻去发现。它们在风中,在光中,在树中,在热烈生长的花鸟鱼虫中。在这里,你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文明无用的感受。我每天在这里跑啊跑,总是不觉得累,因为每一步都是为了这一步,从不为了下一步。在这里,人就像是一棵跳跃的树,只要勇敢地踩在肥沃的土地上,就会收到源源不断的能量。
愿这本书能带我们找到风一样的自由和脚踏实地的安全感。
相信了解了《梨子小姐与自己相处》的出版过程后,我们身为出版“局中人”也对做书有了自己的答案,去发现符合时代、引领时代、能给人力量与智慧的内容,让它们以更好的、更多的形式和渠道到达读者的手中和心中。
(本文编辑:杨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