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大普奔!今年的贺岁档贡献了中国影史最新的票房第一名,大家可以一起为《哪吒2》欢呼鼓掌了!

 1.png

而更值得一提的是,榜上目前排名第五的是《哪吒1》,两个“哪吒”可以说是顶峰相见。

2.png

“哪吒”的成功,证明我们的传统文化IP具有强大的市场号召力。这种对经典神话的创新演绎,既保留了文化精髓,又赋予了它们新的时代内涵。包括前两年大获成功的电影《封神》,虽然续作在今年春节档口碑有所分化,但也足够说明大家对传统文化、神仙文化的重视和喜爱。

中国的神仙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神话是先民情感的寄托,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古往今来,神仙的故事被代代传颂,形成了像“后羿射日”“嫦娥奔月”这样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也诞生了《西游记》《封神演义》等堪称经典的神话名著。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对神话世界充满了好奇与想象。如今,中国神话一次次被改编成各种影视作品,始终焕发着无穷的生命力。

 3-西游记剧照.jpg

1986版电视剧《西游记》剧照

4-封神剧照.jpg  

电影《封神》剧照

在神话故事里,神仙们个个身怀绝技,有着独特的魅力。但是对孩子而言,他们可能也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神仙们性格咋样?有什么本领?用什么法宝?他们都干了什么?为什么不同的故事里有相同名字的神仙,他们是同一个人吗?

   5-金星形象.jpg

冷知识:太白金星最初并不是和蔼的老爷爷形象,明代以前,太白金星曾是一位穿黄袍、弹琵琶的女性神仙! 

6-朝元图-金星.jpg

图为《朝元图》中的金星形象

想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回到神话的原始文本当中去,特别是经典的神话名著。然而神话名著都是“大部头”,语言也是早期白话,不仅读起来费时费力,有些内容也不符合现代价值观,不适合直接讲给孩子听。带孩子看热门动画或电影,里面有些情节、人设又和原著相差过大,不够还原神仙本来的面貌。

我们能否找到一个办法,既能带孩子追根溯源地了解神仙,又能收获看电影一般的视觉体验?

那不妨试试这个!童趣最新推出的“这里有神仙”系列绘本,每册聚焦一位“小神仙”,用富有动感的画面呈现他(她)在神话著作中最精彩的故事,带孩子感受神仙们独一无二的个性!

  7整体立体封1-3册 (1).jpg

8整体立体封4-6册 .jpg

“这里有神仙”系列绘本

这套书都有哪些特点呢?

1、 神仙有性格,用接地气的方式讲神话故事

目前市面上有不少“儿童版”神话名著,大多是在“讲故事”,并不特别突出神仙人物。而这套绘本最大的亮点,就是每册书聚焦一位神仙,以他(她)的视角讲故事,高高在上的神仙变得接地气!

为了突出神仙的个性,这套书在设计上都运用了哪些巧思?

首先,萌萌的卡通画风,灵动传神地刻画人物的动作、表情,非常适合孩子欣赏。小神仙形象采用 2.5 头身比例,看上去都圆乎乎的,超级可爱。 9哪吒.png9哪吒.png

9哪吒.png

哪吒:眼神犀利、一看就不好惹的“肉嘟嘟”

11太白金星1.png

太白金星:和蔼的老爷爷,不愧是天庭第一外交官

 10嫦娥.png

嫦娥:重情义,面对恶势力不妥协,敢于反抗的小姐姐

 12孙悟空.png

孙悟空:这么帅气的齐天大圣有谁不爱

 13 杨戬.png

杨戬:“少年版”杨戬,活泼又有点高冷

14 姜子牙.png 

姜子牙:“众神之神”也曾有一段艰辛的岁月

卡通的画风并不影响神仙们的辨识度,书中神仙的造型都是有考究的,抓住了他们的“神韵”。比如太白金星和姜子牙都是白胡子的老爷爷,怎么区分呢?

在这套绘本中,太白金星有着圆圆的脑袋,面带微笑,常常眯着眼,身着黄色道袍,显得特别和蔼可亲;而姜子牙则是一位瘦高的老头儿,穿天青色道袍,显示出他的沉着与睿智。聪明的小读者一定可以发现更多的细节!

    15太白金星2.png

太白金星

16姜子牙.png

姜子牙

除了绘本里的6位主角神仙,其他神仙角色也都活灵活现,比如魔家四将,原型是佛教护法天神四大天王,绘本对他们的相貌、盔甲、法宝都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威猛的形象跃然纸上。

17魔家四将.jpg 

魔家四将

2、 超强的视觉体验,用画面讲故事

翻开这套绘本,你一定会为它绝美的国潮画风而感到震撼。

鲜艳的色彩,细腻的笔触,纤毫毕现,每一幅画都精心打磨。

18-1杨戬.jpg

18-2姜子牙.jpg

18-3.png

细节满满,神仙的衣袖飘逸,胡须、毛发都精细刻画

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碰撞,渲染奇幻瑰丽的神话世界。

19昆仑山.jpg

充满梦幻色彩的昆仑山

20森罗殿.jpg

昏暗阴森的森罗殿

嫦娥奔月、哪吒闹海、大闹天宫、姜太公钓鱼,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以现代的方式重新演绎,无论怎么看,都一眼入魂。

21姜太公钓鱼.jpg

姜太公钓鱼

22 哪吒不好惹无出血_16.jpg 

哪吒闹海

还记得哪吒与龙王三太子敖丙打斗的经典场面吗?整个画面都是电影般的分镜头,动感十足。用绘本演绎动画,视线随着神仙移动,神仙们的一颦一笑,都定格在纸上。

23 哪吒大战敖丙.jpg

哪吒大战敖丙

独特的双线故事叙述,细节丰富,前后连贯,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情绪一览无余,让孩子更加爱不释手。

24.jpg

3、 神仙知识小百科,了解每位神仙的来龙去脉

这套绘本除了讲述每位神仙最精彩的故事,还附有神仙的“小档案”,展示神仙们鲜为人知的一面,可谓一本“神仙知识小百科”。

翻开绘本,首先就能看到“神仙的前世今生”,这个部分详细介绍了神仙形象的起源和历史演变过程,里面的冷知识可不少,一定能让孩子看到不一样的神仙——原来神仙们并不是一开始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个样子!

 25.jpg

绘本还介绍了神仙所用的法宝、掌握的本领、在神话名著中的出场章节和相关情节等,全方位刻画6位主角神仙。这样的设计有助于孩子对神仙形象的理解不被某个故事所限制,带来更多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26.jpg

故事中还穿插着许多神仙人物、器物、地点的介绍,都是在神话名著中经常能够见到的名词,比如“三足金乌”“玉皇大帝”“昆仑山”“八卦炉”等,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绘本内容。

27.jpg

4、 大语文时代的文学启蒙,和神仙一起知名著、长智慧

这套绘本中的故事取材于神话名著和传说,书中对原著情节进行了适当的加工、改编,增加了趣味性,也更贴合孩子的心理和认知特点。我们希望孩子能从中感受经典,和神仙一起知名著、长智慧,培养文学阅读的兴趣。

这套绘本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部分情节的改动并不影响细节上对原著的尊重和还原。

28.jpg

比如姜子牙的坐骑“四不相”,《封神演义》原文对它的描写是一首诗:“麟头豸尾体如龙,足踏祥光至九重。四海九洲随意遍,三山五岳霎时逢。”绘本将其改写成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它长着麒麟的头颅、龙的身躯和獬豸的尾巴,行走时伴有祥光,四海九州没有它去不了的地方。”配合图画,这只神兽的形象立刻变得直观起来。还有,书中提到金箍棒又叫“定海神珍铁”,而不是流传甚广的“定海神针”,哮天犬是白色神犬而不是黑色的,也都体现了对原著的还原。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小读者们其实已经不知不觉了解了经典神话名著。

29-姜子牙.jpg

这套绘本不是只言片语地简单介绍神话故事,而是突出对神仙人物性格的刻画,展现出他们最独特或者智慧的一面,比如哪吒的不畏强权、太白金星的善于沟通、姜子牙的多谋善断、杨戬的智勇双全等,全书没有说教,孩子可以尽情享受画面,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国神仙文化的魅力,学习做人的智慧。

(本文编辑:余若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