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多年前,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与陆九渊曾在鹅湖书院激辩儒学之道,后人称为“鹅湖之会”,成为中国思想史上平等对话的典范。
2025年4月18日,以“鹅湖之会——高校与出版的中国绘本想象”为主题的学术盛会在京召开。江西高校出版社(简称“高校社”)携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邀请张明舟、陈晖、王立军、曾伟京、张梦雨、王蕾、王硕、王丹、许晓旭、熊亮、弯弯等业内专家,共同探讨高等院校与出版界在绘本创作、研究、出版等领域的合作之路,并致力于推动双方建立“选题共创、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的长效合作机制。
高校在出版领域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这些优势让高校成为推动中国原创绘本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何建立更高效的成果转化机制,将高校的学术资源转化为出版机构可直接利用的生产要素,这正是“鹅湖之会”希望推动解决的深层次命题。
三方探讨绘本创作、研究、出版的合作之路
北航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沈旭昆在开场致辞时介绍了学院专业发展情况,强调对绘本方向的重视,提出在科技领域共创绘本的期望。
高校社以“服务教育,弘扬学术,传播文化”为核心理念,深耕出版三十余载,原创绘本“小猫汤米”系列图书销量已超1000万册。本次座谈会将延续“鹅湖之会”的辩论精神,通过产、学、研三方对话,以“小猫汤米”系列绘本为样本,共绘中国绘本发展新蓝图。
高校社副社长、副总经理、副总编辑李友生介绍了高校社的基本情况,包括出版社的成立背景、发展历程、业务板块、出版规模以及获得的荣誉等。同时,他重点介绍了出版社在幼儿教育出版方面的两个板块,并分享了“小猫汤米”系列原创绘本的成功价值。此外,他还提出了高校与出版如何双向奔赴,以及出版社与高校合作的重要性和可能性。高校是矿场,有最深的文化研究和最年轻的创意头脑,而出版是桥梁,能将学术的深度翻译成孩子眼中的星光。他建议出版机构积极与高校携手开展人才行动,激发高校学生投身绘本创作等出版相关领域的热情,强化高校与出版合作,搭建“学术深度→儿童阅读”的桥梁,孵化青年创作者首部作品。出版绝非仅仅是纸上晕染的油墨,更是心与星跨越距离的温暖连接。
北航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叶强详细介绍了北航绘画专业在教学实践方面的举措和成果,详细阐述了该专业的课程设置,指出绘本创作在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并介绍了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加强科普绘本的创作、进行绘本理论的建设等。叶强还提到了在绘本创作中遇到的难题,如绘画形式和故事创作的挑战,特别是针对低幼儿童的绘本创作。最后,他对“小猫汤米”这套低幼绘本的内容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中国出版协会常务理事、生命树文化促进中心理事长、国际儿童读物联盟前主席张明舟介绍了童书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一些重要平台和组织,以及相关工作经验,如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BIB金苹果奖等。在版权输出方面,张明舟表示“小猫汤米”系列绘本是一套非常拿得出手的作品,画面很亲切,在内容上没有矫揉造作的东西,也没有强硬灌输一些理念,而是很自然地让孩子既体会了阅读的乐趣,同时又增长了知识。此外他鼓励年轻创作者们不要胆怯,要保持想象力和创造力,勇敢去创作,很多国际奖项的获奖者都是凭借他们创作的第一本书获得的,因为第一本书往往是最纯粹、最倾注心力的作品,所以千万不要小看自己的潜力。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图画书创作研究中心主任陈晖在发言中提到了绘本出版依托市场良性循环,但需清醒认知市场环境变化,避免盲目乐观;她认为绘本内容需兼顾文学、艺术、认知、文化这四点,“小猫汤米”系列绘本在这方面兼顾得很好,所以能够成为现象级的产品。她提及未来AI或替代50%以上基础性内容生产(如文本生成、普通插画),提醒内容创作者需要强化个性、创意等,避免被AI标准化取代。
中国美协漫画艺委会秘书长、策展人、出版人王立军老师主持了本场座谈会。他分享到,中国原创绘本的高速发展是离不开高校的,因为高校培养了大量的学生,他们参与到了原创绘本的创作与出版当中,促进了绘本行业的高速发展。会上,他对北航绘本专业的悠久历史和近些年的突飞猛进做了介绍,并对“小猫汤米”系列原创绘本千万级的销量给予了高度评价。对于高校和出版社的合作,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高校阶段是学生创作生涯中至关重要的时期,学生可以天马行空地创作,但出版社在出版上有其规矩与规律,二者需要通过紧密的沟通,达到共识,形成合力,作品才能顺利出版,从而为中国原创绘本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二是每个阶段的孩子可以接受和欣赏的绘本内容(文字和图画)是有所不同的,特别是幼儿阶段,有科学规律可循,要做好绘本出版,高校和出版社就要对儿童阅读与认知规律等进行研究;三是传统文化特别是民间故事等内容,通过绘本实现创新表达的市场潜力巨大,高校和出版社要加强合作。他希望通过本次高校教师、出版社和画家们对绘本创作与出版的座谈,更好地促进中国原创绘本的发展。
专家学者聚焦原创图画书探讨交流
一本原创童书的诞生,它的畅销、长销,直至成为经典,凝聚了创作者和出版者无尽的心血和匠心。本次专家座谈会自由发言环节,各位专家、学者畅所欲言,从不同角度深入剖析问题,并表达了对我国原创童书的美好愿景。
如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博士许晓旭提到“小猫汤米”系列绘本将图和文分开排版的形式对于小朋友来说非常友好,孩子在不识字的阶段可以分清图和字,并且在视觉传达、书角设计等方面都精准地戳中了家长的心理。
国内知名原创绘本大师熊亮介绍了自己在创作绘本过程中,一些关于视觉表达和图文叙事方面的心得体会,同时他认为“小猫汤米”系列绘本是一套给人惊喜的书,书中内容的呈现非常自然且充满童趣,书中的内容多是生活化的场景,是一套很难得的具有儿童思维的产品。
图画书创作者弯弯也提到做图画书不能只是感动自己,一定要感动他人,尤其儿童读物要面对的是小朋友。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教授、儿童文学作家王蕾提到原创图画书在幼儿园的使用频率还是很高的,原创图画书的阅读推广应该重视幼儿园和小学这些场景。
北航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绘画系主任王硕表示图画书是跨学科的呈现形式,尤其是科普类的图画书,她期待可以携手出版社与科技领域合作,做出一些优质的科普图画书。
北航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王丹表示学院在图画书教学和创作方面有自己的特色,而且由于北航是一所综合性的院校,愿意和其他高校合作创作优质的科普作品。
北航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北京漫画学会副会长庄维嘉介绍了北航绘画专业在2002年创办之初就有绘本课程,因此在绘本的教学和创作方面都非常有经验。她还讲到,在中国原创绘本的领域里,低幼的IP是最稀缺的,也是最难做的,高校社“小猫汤米”系列绘本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难得的,并从专业角度给“小猫汤米”的IP形象提出了中肯的改进意见。
八百年前鹅湖畔的思想碰撞,今日在绘本创作中激荡出新的回响。这场高校与出版界的跨界对话,既是对中华文化基因的深度解码,也是对当代艺术表达的创新探索。中国绘本的独特叙事,不仅承载着跨越时空的文化记忆,更展现出融合传统美学与现代语境的无限可能。这是一场关于“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的生动实践,也是文化创造力与出版生产力协同共进的时代答卷。
(本文编辑:赵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