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29日,29家出版业上市公司的2024年年度报告均已披露。与上一年度相比,资本市场上没有迎来新的出版企业。

由于阅文集团业务结构单一,且港股数据统计口径与A股存在差异,本文主要对其余28家出版业上市公司业绩做盘点分析。

多家公司总资产周转率超过50%,资产规模存在不同程度缩水

从总资产规模看,28家上市公司中,2024年总资产过百亿的共有11家,其中超过200亿元的有6家。

凤凰传媒、中文传媒、中南传媒继续位列前三甲。尽管凤凰传媒、中文传媒的总资产规模相比2023年缩水,但两者是唯二两家总资产超过300亿元大关的公司,分别为307.47亿元、305.92亿元。中南传媒以273.39亿元位列第三。

2024年出版业上市公司总资产、净资产情况(单位:亿元)

1745911688851000926.png

此外,新华文轩、山东出版、浙版传媒3家公司总资产均超200亿元,相比2023年的资产规模,2024年新华文轩资产规模以228.99亿元,超过山东出版与浙版传媒。

从总资产规模变动情况来看,2024年果麦文化总资产规模同比增长18.34%,增幅最大。其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应收账款较期初增长31.61%,存货较期初增长26.09%。

2024年,有15家公司的总资产同比出现不同程度下滑。中文在线总资产下滑幅度最大,达到10.98%。其年报显示,主要由于该公司经营亏损导致货币资产减少所致。

从净资产规模来看,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过百亿的出版业上市公司有8家,凤凰传媒以194.74亿元依然居首,其次是中文传媒(178.72亿元)和中南传媒(155.81亿元),与总资产规模及上一年度排名情况相同。

净资产规模同比增幅最高的是新华文轩,为11.75%,是唯一一家净资产增幅超过10%的公司。其年报显示,主要因其他综合收益增加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变化所致。

从资产经营质量和利用效率来看,28家公司中多家公司总资产周转率超过50%,其中时代出版总资产周转率最高,达到95.11%,但相比去年同期下降9.35个百分点。究其原因,与近年来图书市场下行,导致企业经营效率下滑所致。

仅9家公司营收呈正增长,且增幅大多不超过10%

28家公司中,有6家营业收入超百亿元,比上一年度少一家,中文传媒跌出了百亿营收阵营。其中,依然是凤凰传媒以136.06亿元居首,其次是中南传媒和新华文轩,分别为133.49亿元、123.29亿元;营业收入不足10亿元的公司有读者传媒、新经典、果麦文化、世纪天鸿、天舟文化、读客文化、荣信文化7家公司,不难发现,营收规模不足10亿元的以体量较小或业务方向相对单一的民营书企为主。

2024年出版业上市公司营收、净利润情况(单位:亿元)

1745911755553080645.png

从成长性来看,28家公司中,果麦文化的营业收入同比增幅最大。其年报显示,“公司得益于‘出版+互联网’的商业模式,营收较2023年增幅21.76%”。

除果麦文化外,仅有8家出版业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呈现正增长,但增幅都不超过10%。究其原因,主要是受整体图书零售市场负增长及图书产品价格战影响。多家公司年报中也都提及“开卷数据显示2024年整体图书零售市场码洋规模同比下降1.52%”,可见在新的行业环境与科技革命浪潮之中,出版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相比2023年,2024年多家出版业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呈负增长,读者传媒营业收入同比下滑25.34%,下滑幅度最大,主要由于该公司调整业务结构,剥离与主业关联度不高的其他业务导致。

此外,中文传媒、浙版传媒、中信出版、新经典、荣信文化、读客文化等多公司在上一年度营收负增长的基础上,业绩继续下滑。特别是中文传媒营业收入同比下滑幅度也超过了10%,达14.56%,其年报显示,主要是受江西省学生教辅图书征订发行方式改变及税收政策变动冲回2023年度确认的相关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影响所致。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以生产大众畅销书著称的中信出版、新经典、读客文化等公司难逃市场周期的影响。中信出版营业收入已连续3年持续下滑,2024年营业收入创上市以来新低。新经典营收下降主要受图书市场消费需求疲软和海外业务亏损加剧的影响。读客文化收入下降主要是纸质图书业务下滑所致。

多家公司净利润呈负增长,出版企业的利润越来越薄

利润是企业一段时期内的最终财务成果,是衡量出版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最重要的经济指标之一。28家出版业上市公司中,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超10亿元的共6家,比上一年度少3家。凤凰传媒以15.98亿元净利润再次居首,其次是新华文轩和中南传媒,分别为15.45亿元和13.70亿元。

净利润不足亿元的有掌阅科技、城市传媒、新华传媒、读者传媒、果麦文化、世纪天鸿、天舟文化、中文在线、读客文化、荣信文化在内的10家公司。其中中文在线和荣信文化2024年净利润均为负值。

整体来说,从同比变化情况来看,28家出版业上市公司利润同比增长情况并不理想,多数公司呈现负增长态势。净利润下滑幅度最大的是荣信文化,年报显示该公司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公司加大了促销推广费用投入,导致销售费用显著增加,最终拖累净利润表现。

下降幅度较大的还有城市传媒,其年报显示,一是受教辅图书征订方式变化影响,公司教辅图书销售同比下降较大;二是受消费需求变化影响,公司一般图书销售下降,同时销售渠道结构变化压缩了利润空间;三是上年同期公司因取得拆迁安置房产,确认大额资产处置收益;四是受改制文化企业税收政策连续两年变化影响,对所得税费用进行了大额调整。

此外,凤凰传媒、山东出版、中文传媒、龙版传媒的净利润下滑也都超过了40%。凤凰传媒多年来保持着高速增长,此次净利润大幅下降主要受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因税收、会计等法律法规的调整对当期损益产生的一次性影响,此外,2024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较2023年减少,也是净利润下降的原因之一。

读客文化净利润同比大幅增加,达到548.06%,增幅最大。年报显示,其销售费用同比减少7.43%,管理费用同比减少25.35%,财务费用同比减少213.02%。

此外,天舟文化净利润同比增长154.83%,扭转了上一年度净利润为负值的情况。其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优化游戏团队,人员费用同比减少;同时,受参股游戏公司业绩上升等影响,投资收益增加;此外,计提的坏账准备减少等,对业绩产生较大影响。2024年,公司移动网络游戏利润同比增长375.17%。掌阅科技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加41.46%,究其原因为大力发展衍生业务所致。值得关注的是,天舟文化和掌阅科技这两家非传统出版业上市公司依靠非传统图书业务获得了业绩的大幅增长。

相比2023年,出版业上市公司的净利率进一步下降。28家公司中净利率没有超过20%的公司,仅有11家净利率超过10%,占比不到一半。其中,内蒙新华净利率最高,为18.67%,新经典的净利率为15.43%。其他企业净利率均低于15%。可见,在书业折扣战的情况下,出版企业的利润越来越薄,最终导致净利率不断下降。

仅5家公司现金流同比增加,多家国有上市公司存货减少

从现金流量净额维度来看,中南传媒、凤凰传媒、新华文轩位列前三甲,均未超过20亿元。超10亿元的有中南传媒(19.48亿元)、凤凰传媒(18.39亿元)、新华文轩(17.72亿元)、中原传媒(13.69亿元)、南方传媒(13.21亿元)、皖新传媒(11.93亿元)6家公司。

2024年出版业上市公司现金流、存货情况(单位:亿元)

1745911808301017042.png

从现金流同比变化来看,读客文化涨幅最高,达10634.77%。另外,23家公司现金流出现同比下滑,下滑幅度最大的是荣信文化,下滑1278.79%。

此外,还有一项数据指标值得关注——存货。浙版传媒、新华文轩、中国出版的存货均超20亿元,其中浙版传媒存货达到31.55亿元;中南传媒、凤凰传媒、南方传媒、长江传媒、皖新传媒、山东出版、中文传媒等7家公司的存货超10亿元。可以看出,这些公司均是以传统图书出版发行为主业的国有上市企业。

以数字出版、数字阅读等新业态为主要业务方向的公司,在存货风险方面较低。国有上市公司在积极调整存货占比,多数国有上市公司的存货较上一年度均有所减少。

(本文编辑:杨志敏)